[发明专利]一种测定龙葵中总生物碱含量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534497.X | 申请日: | 2015-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5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 发明(设计)人: | 黄越燕;高广春;吴世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N21/33 | 分类号: | G01N21/33 |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黎双华 |
| 地址: | 3140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龙葵中总 生物碱 含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质量控制领域,涉及一种龙葵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龙葵为茄科植物龙葵Solanumnigrum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寒,味苦,微甘,有小毒,归肺、胃二经,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消炎利尿的功效。龙葵的药理活性成分主要为生物碱类,包括龙葵碱、澳洲茄边碱、澳洲茄碱、澳洲茄明碱、茄微碱等。少数文献报道了龙葵药材及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均以澳洲茄碱、澳洲茄边碱为对照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或与质谱联用进行测定。该方法对单体化合物的含量测定灵敏准确,但用于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时操作技术要求高,较为繁琐,仪器维持和使用费用较高,试剂成本耗费较大,同时HPLC测定含量时流动相的选择、加入的磷酸溶液等对峰形、保留时间等仍有一定影响。不同地区不同部位的龙葵药材中澳洲茄碱、澳洲茄边碱含量差异较大,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龙葵多种甾体生物碱在体内外均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因此以龙葵总生物碱的含量作为药材检测指标更合理。本实验通过酸性染料比色法以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龙葵中总生物碱含量的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精密度好、回收率高,重现性好,可作为龙葵药材质量评价的指标,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龙葵总生物碱含量检测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精密度好、回收率高,重现性好,可作为龙葵药材质量评价的指标。
1、一种测定龙葵中总生物碱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龙葵碱对照品5.00mg,用氯仿溶解,超声20min,转移至50mL容量瓶,加氯仿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0.1mg/mL的对照品储备液;
(2)标准曲线的制作:精密吸取对照品储备液于5ml量瓶中用氯仿稀释配成梯度的标准溶液,精密吸取2ml标准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加入酸性缓冲溶液及溴甲酚绿染料溶液进行显色,再加入氯仿萃取,分取氯仿层脱水处理,取上清液按照紫外分光光度法,于243nm处测定吸光度;以氯仿以相同试剂及步骤处理做空白对照;以龙葵碱含量为横坐标,以其吸光度值为纵坐标,得龙葵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标准曲线;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已过14目筛的龙葵药材粉末2.0g,置于锥形瓶,加入体积比为1∶4的2mol/L盐酸和90%乙醇混合溶剂30mL,于40℃下超声提取35min,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的浸膏,浸膏用10%盐酸溶解,超声20min助溶,抽滤去除沉淀,用10%盐酸定容至10mL,用10%NaOH调节pH至10-11,加氯仿萃取3次,收集氯仿液,定容至25ml,即得供试品溶液;
(4)样品溶液的含量测定: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0mL,按照步骤(2)中所述,加入酸性缓冲溶液及溴甲酚绿染料溶液进行显色,再加入氯仿萃取,分取氯仿层脱水处理,取上清液按照紫外分光光度法,于243nm处测定吸光度,代入标准曲线,计算得到龙葵总生物碱的含量。
进一步地,步骤(2)和(4)中酸性缓冲溶液为pH=3.6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加入量为3.5ml。
步骤(2)和(4)中溴甲酚绿染料溶液,加入量为2ml。
步骤(2)和(4)中氯仿萃取及脱水处理要求为,用10ml氯仿分三次萃取,分别是4mL、3mL、3mL,密塞剧烈振摇5min后,静置30min,取氯仿层用干燥定量滤纸过滤,加入干燥具塞并已加入0.25g无水硫酸钠的三角烧瓶中静置30min后,分取上清液。
本发明以龙葵碱制备对照品溶液,将龙葵药材制备成供试品溶液,在酸性缓冲溶液中利用溴甲酚绿染料与生物碱结合成有色络合物并以氯仿萃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一定波长处测定该有色溶液的吸收度,用以计算生物碱的含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本申请人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以证明本发明的效果:
1试药
龙葵饮片,购自浙江嘉信医药有限公司,经鉴别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龙葵碱对照品,购自陕西慈缘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批号20131223。溴甲酚绿、氯仿、乙醇、醋酸、醋酸钠、无水硫酸钠等,购自嘉兴市甬宏化工有限公司,均为分析纯。
2仪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学院,未经嘉兴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44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