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外感应开关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33353.2 | 申请日: | 2015-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1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黄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斯达鑫辉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945 | 分类号: | H03K17/945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胡川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感应 开关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关电路,具体的说是一种红外感应开关电路。
背景技术
红外感应开关电路是红外控制电路的一种,它广泛应用于各种开关系统之中。在宽带、高隔离度开关、在电子侦察、对抗和多波束雷达、相控阵雷达等领域的需求强烈。常见的红外感应开关电路存在插损大、开关时间慢、覆盖频带窄的缺点。因此研究低插损、高隔离度、宽频带、小型化的感应开关具有实际的工程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外感应开关电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红外感应开关电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红外感应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稳压二极管VD、二极管D、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光敏电阻器RG、双向可控硅SCR、红外感应电路IC1、时基集成电路IC2,所述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稳压二极管VD、二极管D、第一电阻R1组成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将220V交流电转换成12V的直流电,其中,第一电容C1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一电阻R1、灯L和交流电源火线,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的正极、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稳压二极管VD的负极,所述稳压二极管VD的正极连接交流电源零线,所述二极管D的负极分别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红外感应电路IC1的正极、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时基集成电路IC2的正极和光敏电阻器RG的一端,所述光敏电阻器RG的另一端连接时基集成电路IC2的第三引脚3,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红外感应电路IC1的负极、时基集成电路IC2的负极、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交流电源零线,所述红外感应电路IC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时基集成电路IC2的第一引脚1,所述时基集成电路IC2的第二引脚2分别连接双向可控硅SCR的控制极和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时基集成电路IC2的第三引脚3,所述双向可控硅SCR与灯L串接在交流电源两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电路合理优化,更加的省电,插损小、开关时间块、覆盖频带宽;
2、采用光敏电阻器,使得电路在光线明亮时恒处于截止状态,更加的省电;
3、采用红外感应电路,更加的省电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稳压二极管VD、二极管D、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光敏电阻器RG、双向可控硅SCR、红外感应电路IC1、时基集成电路IC2、灯L。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一种红外感应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稳压二极管VD、二极管D、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光敏电阻器RG、双向可控硅SCR、红外感应电路IC1、时基集成电路IC2,所述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稳压二极管VD、二极管D、第一电阻R1组成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将220V交流电转换成12V的直流电,其中,第一电容C1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一电阻R1、灯L和交流电源火线,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的正极、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稳压二极管VD的负极,所述稳压二极管VD的正极连接交流电源零线,所述二极管D的负极分别连接第二电容C2的一端、红外感应电路IC1的正极、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时基集成电路IC2的正极和光敏电阻器RG的一端,所述光敏电阻器RG的另一端连接时基集成电路IC2的第三引脚3,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红外感应电路IC1的负极、时基集成电路IC2的负极、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交流电源零线,所述红外感应电路IC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时基集成电路IC2的第一引脚1,所述时基集成电路IC2的第二引脚2分别连接双向可控硅SCR的控制极和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时基集成电路IC2的第三引脚3,所述双向可控硅SCR与灯L串接在交流电源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斯达鑫辉视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斯达鑫辉视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33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维达列汀/盐酸二甲双胍复方制剂的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电镀废水处理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