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小负摩阻力作用的组合PHC管桩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32612.X | 申请日: | 2015-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0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 发明(设计)人: | 黄挺;吴彬;贺瑞;郑金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D5/52 | 分类号: | E02D5/52;E02D5/3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009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小 阻力 作用 组合 phc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增强工程桩桩身侧摩阻力的管桩,具体说来,涉及一种能够减小负摩阻力作用的组合PHC管桩。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外涉及负摩阻力的桩基工程中,大多采用桩身涂层和周围布置隔离桩的方法来减小负摩阻力对工程桩的影响。然而,桩身涂层的方法会对周围水质产生不良影响,在工程中使用谨慎;隔离桩的方法不能够完全消除负摩阻力的影响,并且加大了施工工程量、延长了工期。PHC管桩是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是采用先张预应力离心成型工艺,并经过10个大气压、180℃左右的蒸汽养护,制成一种空心圆筒型混凝土预制构件,标准节长为10m。其具有强度高、地质条件适应性强、施工快捷和造价便宜等优点,因此广为各种桩基工程中使用。然而由于PHC管桩在预应力下处于受压状态,当受到桩身负摩阻力时,桩身所承受的压力会进一步增大,这会大大降低桩基的竖向承载力。本发明所提及的方法,用可伸缩装置连接PHC管桩,在周围土压作用后,将上部PHC管桩主动下沉,使相同深度处桩的位移大于或等于土的位移,由此消除负摩阻力、产生正的摩阻力并提高桩的竖向承载能力。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小甚至消除负摩阻力并转化为正摩阻力的组合PHC管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减小负摩阻力作用的组合PHC管桩,其特征是,包括上、下两段PHC管桩,所述的两段PHC管桩之间设有伸缩部,所述的伸缩部包括伸缩部顶板、伸缩部底板以及位于伸缩部顶板和伸缩部底板之间的液压千斤顶;
所述的伸缩部顶板的下底面焊接有挂钩,所述的伸缩部底板的顶面焊接有小滑轮,且所述的挂钩、小滑轮与伸缩部顶板的细孔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的伸缩部内设有钢绞线,所述的钢绞线一端系在伸缩部顶板下底面的挂钩上,另一端向下绕过伸缩部底板上的两个小滑轮,向上穿过伸缩部顶板的细孔,再经过PHC管桩内部与PHC管桩顶部的桩内支架相连接;
所述的伸缩部四周设置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通过焊接与伸缩部底板连接;
所述的PHC管桩顶部设有位移传递装置,所述的位移传递装置包括角墩、弹簧支座、轻质梁和上横梁,所述角墩上设有弹簧支座,轻质梁放在弹簧支座上并与钢绞线连接,所述轻质梁上部设有上横梁,位移计固定在上横梁上且触针与轻质梁相接。
前述的一种减小负摩阻力作用的组合PHC管桩,其特征是,所述的伸缩部底板和伸缩部顶板分别通过螺栓与上、下段PHC管桩桩端法兰连接。
前述的一种减小负摩阻力作用的组合PHC管桩,其特征是,所述的伸缩部顶板中心留有孔洞,孔径小于PHC管桩的内径,注浆管沿着PHC管桩插入所述伸缩部顶板中心留有的孔洞内。
前述的一种减小负摩阻力作用的组合PHC管桩,其特征是,所述的液压千斤顶与油压管连接,所述的油压管穿过PHC管桩内部与油压泵连接,所述的油压管上设有油压管阀门。
前述的一种减小负摩阻力作用的组合PHC管桩,其特征是,所述的隔离板布满了小孔,孔径外小内宽。
前述的一种减小负摩阻力作用的组合PHC管桩,其特征是,所述的隔离板底面焊接在伸缩部底板边缘处,顶面距伸缩部顶板留有距离。
前述的一种减小负摩阻力作用的组合PHC管桩,其特征是,所述的上、下两段PHC管桩沉降完成后通过注浆固化连接。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1.在桩基工程中,在桩基上部结构施工前,等桩周土体沉降基本完成后,利用千斤顶主动沉降上段的PHC管桩,可以有效的减小甚至消除桩身负摩阻力;
2.位移传递装置放置在桩上,钢绞线与具有弹性支座的轻质梁连接,千斤顶收缩时钢绞线放松,轻质梁上移,在梁的上方设置位移计,可用来控制桩主动沉降的距离且位移计将沉降距离放大2倍;
3.上段PHC管桩主动沉降完成后,在伸缩部注入混凝土,混凝土会充满伸缩部并通过隔离板上分布的孔渗入周围土体,固结完成后能够有效提高桩段侧摩阻力;
4.本发明的组装可在预制场内完成,对工程的工期影响小;
5.伸缩部位置可调整,设置于摩阻力中性点附近位置时,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负摩阻力;6.液压千斤顶油缸和活塞都较粗,能够承担上下桩端施加的压力;
7.隔离板上端距伸缩部顶板底面留有少许距离,能够满足液压千斤顶收缩的行程;且混凝土可隔离板上小孔渗入桩周土壤,有效增强桩身侧摩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打桩时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主动沉降时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灌浆时的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26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桩管
- 下一篇:PVC管与厚壁钢管复合空心再生混凝土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