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浸渍产品端部打孔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32226.0 | 申请日: | 201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84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嘉栋;肖建党;张鹏;关平平;武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塑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16 | 分类号: | B26F1/16;B26D7/02;B26D7/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1 | 代理人: | 朱瑜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浸渍 产品 热风 打孔机 打孔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浸渍产品端部打孔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临床上使用的腔静脉心导管等浸渍产品需要在其前端部打一个孔,传统的加工方式是采用人工手动打孔,操作人员先将打孔针穿入需要打孔的浸渍产品内腔,再用榔头在前端部打出孔,由于打孔针是由浸渍产品的内部向往外端冲击,在浸渍产品前端部的外壁上形成向外呲的毛刺,经前述方法加工出的圆孔边缘部产生毛刺且手摸感很粗糙,即形成非常锐利的孔口,当医务人员将吸腔静脉心导管插入患者体内时,容易造成患者相管部位的损伤,这样不仅给医务人员操作带来诸多麻烦,而且还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目前在加工腔静脉心导管等浸渍产品前端部圆孔时,为了避免出现上述问题,操作人员还需将圆孔的粗糙边缘部通过细砂纸打磨光滑平整。这样不仅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手工打磨出的浸渍产品外观不整齐,很难保证浸渍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使加工后的孔口内凹、具有圆润感、提高腔静脉心导管等浸渍产品使用安全性和生产效率的浸渍产品端部打孔加工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浸渍产品端部打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电气控制箱、直线导轨、安装在直线导轨上的滑块、浸渍产品夹紧装置、加热装置、打孔刀具和打孔刀具气缸,所述浸渍产品夹紧装置包括设置在底板上的固定夹紧气缸、与滑块装配的活动夹紧气缸和固装在夹紧气缸顶部的夹钳,所述活动夹紧气缸与安装在直线导轨上的滑块固接,所述固定夹紧气缸与底板固定,所述夹钳的钳口制有用于限定浸渍产品与加热装置、打孔刀具处于同一中心位置的菱形钳口。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器、热风喷嘴和加热器气缸,所述加热器气缸通过加热器气缸支架安装在底板上,所述加热器气缸的杠杆一端连接有气缸连接板,所述加热器通过加热器支架与气缸连接板连接,在加热器上装有热风喷嘴。
所述夹钳包括与活动夹紧气缸固装的第一夹钳和与固定夹紧气缸连接的第二夹钳。
所述固定夹钳的前端面固装有用于限定浸渍产品移动到位的L形限位板。
所述打孔刀具气缸通过打孔刀具气缸固定架固装在底板上,在打孔刀具气缸的缸杆一端通过打孔刀具气缸连接板连接有打孔刀具套安装架,所述打孔刀具套安装架上通过打孔刀具套装有打孔刀具。
浸渍产品端部打孔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内芯棒插入待打孔的浸渍产品内,然后将浸渍产品放置在热风打孔机的两个夹钳内,通过夹钳前端面的L形限位板限定浸渍产品的前端部;
S2、开启电气控制箱上的电源开关,按下启动按钮,移动夹钳和固定夹钳自动闭合,并将浸渍产品夹紧,与此同时,加热装置的加热器自动前行,使热风喷嘴正对浸渍产品前端部进行加热,加热1-5秒,加热温度为160-170℃,达到设定加热时间后,加热装置返回复位;
S3、打孔刀具气缸自动前行,通过打孔刀具对浸渍产品前端部进行打孔,并在浸渍产品前端部形成孔口呈内凹的圆孔;然后,打孔刀具气缸自动返回,通过设置在打孔刀具内的退屑棒自动退屑,在自动退屑的同时,移动夹钳和固定夹钳自动打开,此时,操作人员可将浸渍产品取出。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通过设置在底座上的浸渍产品夹紧装置、加热装置、打孔刀具和打孔刀具气缸,可使腔静脉心导管等浸渍产品前端部打出的孔口呈内凹圆滑状,避免了传统打孔机在腔静脉心导管等浸渍产品前端部形成毛刺或非常锐利的孔口;当医务人员将腔静脉心导管插入患者体内时,不会损伤患者的脏器,进一步提高了腔静脉心导管的使用安全性能。此外,采用本打孔机不仅可大幅度提高了打孔精度和加工效率,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还可为医护人员临床操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浸渍产品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浸渍产品夹紧装置处于夹紧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塑料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塑料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22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秒针可控发声的时钟的汽车
- 下一篇:一种汽车电器盒小型保险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