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间定位压机底座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30801.3 | 申请日: | 201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4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马志刚;占峰;陈伟;钱怡;史大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金马金属构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00 | 分类号: | F16M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李阳 |
地址: | 21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间 定位 底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机底座,尤其涉及一种中间定位压机底座。
背景技术
压机底座通常作为压机装配时的基准件,其它压机零件逐一装配到压机底座上,现有的压机底座结构通常比较简单,其它零件可以随意的装配,没有确定的装配步骤,使装配方式很不规律,经常出现某一零件装配好后另一个零件装配不上去的情况,使得装配效率很低,无法保证装配质量。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中间定位压机底座,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明确装配步骤,提高装配效率,保证装配质量的中间定位压机底座。
本发明提出一种中间定位压机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长方体框架、一定位板、一固定板和四根定位柱,所述框架上间隔设有若干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开口面位于所述框架的上端面上,所述定位板固定在所述框架上端面的中间位置,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定位板上端面的中间位置,所述定位柱固定在所述框架的棱边上,所述定位板的两端均设有一定位孔,所述固定板的中间设有一圆形定位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口槽为八个,八个开口槽在所述框架长度方向上呈两行,宽度方向上呈四列均匀间隔分布,所述开口槽的截面呈正方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位于所述框架四个角落的开口槽中均固定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开口槽的对角线上,相邻两个支撑板与所述框架的侧壁形成一个三角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槽的中固定有若干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均匀间隔环绕成一个圈,所述限位柱的高度与所述定槽的深度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板的两端均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均匀间隔环绕呈一个圈包围所述定位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架的底部固定一底板,所述底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对称设有若干切口,所述切口的底部切口面位于所述底板的底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柱的两端分别向上和向下延伸位于所述框架上端面的上方和所述底板下端面的下方,所述定位柱中贯穿一装配孔。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开口槽能够使压机的其它零件装配到该压机底座上,通过定位板上的定位孔能够将零件定位到该压机底板上,提高装配速度,通过限位槽的作用能够将装配的零件限位在该压机底板上,避免零件晃动或移动,通过定位板位于框架的中间,固定板位于定位板的中间,能够使零件装配时形成从中间向四周扩散的装配方式,从而使装配具有规律,能够明确装配步骤,提高装配效率,保证装配质量。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间定位压机底座的立体图一;
图2为本发明中间定位压机底座的立体图二;
其中:1-框架;2-定位板;3-固定板;4-定位柱;5-开口槽;6-定位孔;7-定位槽;8-支撑板;9-限位柱;10-通孔;11-底板;12-切口;13-装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一种中间定位压机底座,包括一长方体框架1、一定位板2、一固定板3和四根定位柱4,所述框架上间隔设有若干开口槽5,所述开口槽的开口面位于所述框架的上端面上,所述定位板固定在所述框架上端面的中间位置,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定位板上端面的中间位置,所述定位柱固定在所述框架的棱边上,所述定位板的两端均设有一定位孔6,所述固定板的中间设有一圆形定位槽7。通过开口槽能够使压机的其它零件装配到该压机底座上,通过定位板上的定位孔能够将零件定位到该压机底板上,提高装配速度,通过限位槽的作用能够将装配的零件限位在该压机底板上,避免零件晃动或移动,通过定位板位于框架的中间,固定板位于定位板的中间,能够使零件装配时形成从中间向四周扩散的装配方式,从而使装配具有规律,能够明确装配步骤,提高装配效率,保证装配质量。
所述开口槽为八个,八个开口槽在所述框架长度方向上呈两行,宽度方向上呈四列均匀间隔分布,所述开口槽的截面呈正方形。开口槽根据实际装配零件的结构进行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金马金属构件有限公司,未经太仓金马金属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308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