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子产品外壳的铝合金材料及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28627.9 | 申请日: | 2015-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127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钟孝贤;彭毅萍;谭海波;张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华晶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2 | 分类号: | C22C21/02;C22C1/02;C22F1/043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23 | 代理人: | 王震宇 |
地址: | 523843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子产品 外壳 铝合金 材料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子产品外壳的铝合金材料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手机及智能穿戴设备采用金属铝和不锈钢作为外框材料是3C行业的趋势,目前来说,没有更好的材料可以替代金属用于手机外框。但是传统铝材、不锈钢等金属材料的耐磨性不佳,容易刮花划伤及热变形。
目前智能手机的边框材料主要以6系铝合金,强度、硬度低,抗跌落性差,容易出现刮伤、磨痕、凹坑、裂纹等缺陷,且在高温下容易软化变形。传统的手机边框加工方式为铝材挤出成型后,采用CNC加工,模内注塑等工艺将金属与塑料结合起来,实现手机边框的制作。这些铝材经过高温处理或者挤压后易出现变形弯曲,即影响产品的美观,同时造成产品良率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电子产品外壳的铝合金材料及制作方法,以及用该铝合金材料及上述制作方法制作的电子产品外壳。使用该铝合金材料制作手机外壳,使手机在使用过程不容易变形、断裂,且由于高温热稳定性良好,也非常有利于外壳型材的制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外壳的铝合金材料,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成分:Al70~80%、Si20~25%、Zn5~7%,SiC0.5~0.8%、Al2O32~4.5%。
进一步地:
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成分:Al70%、Si20%、Zn7%,SiC0.8%、Al2O32.2%。
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成分:Al68%、Si23%、Zn6%,SiC0.5%、Al2O32.5%。
一种使用所述的铝合金材料制作电子产品外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铝合金材料的所述成分按照其质量百分比混合均匀;
2)将混合后的金属原料在熔炼炉中熔炼成液状;
3)采用喷射成型的方式使液状材料成型为铝合金;
4)将喷射成型的铝合金通过热挤压成板材;
5)将板材加工成手机外壳形状。
进一步地:
所述铝合金材料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成分:Al70%、Si20%、Zn7%,SiC0.8%、Al2O32.2%,步骤2)中,将混合后的金属原料在熔炼炉中以600℃的温度熔炼成液状;或者,所述铝合金材料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成分:Al68%、Si23%、Zn6%,SiC0.5%、Al2O32.5%,步骤2)中,将混合后的金属原料在熔炼炉中以700℃的温度熔炼成液状。
步骤3)中,用高压惰性气体将合金液流雾化成小溶滴,在高速气流下飞行并冷却,在尚未完全凝固前沉积而形成铝合金块材。
还包括以下步骤:
6)通过真空热喷涂在表面涂覆一层陶瓷复合材料,所述陶瓷复合材料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成分:TiO250~60%、Al2O320~30%、ZrO25~8%,Y2O30.5-0.6%、Cr2B0.8-1.0%、Ni8~10%、Mo0.8~1.0%。
所述陶瓷复合材料是经高能球磨和纳米砂磨后所得到的粒径细至500-800nm的粉料,优选地,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成分:TiO258.0~60.0%、Al2O320.0~25.0%、ZrO24.0~6.0%,Y2O30.5~1.0%、Cr2B0.8~1.0%、Ni8~10%、Mo0.8~1.0%;或者TiO250.0~55.0%、Al2O325.0~30.0%、ZrO26.0~8.0%,Y2O30.5~1.0%、Cr2B0.8~1.0%、Ni8~10%、Mo0.8~1.0%。
一种电子产品外壳,包括以所述的铝合金材料制作的金属壳体。
一种电子产品外壳,通过所述的方法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华晶粉末冶金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华晶粉末冶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86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