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芦笋水肥诱导限根高产高效栽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28569.X | 申请日: | 201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7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厉广辉;李书华;于继庆;李霞;李保华;李芳;包艳存;牟萌;郑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13/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吕翠莲 |
地址: | 261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芦笋 水肥 诱导 高产 高效 栽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芦笋水肥诱导限根高产高效栽培法,包括育苗、建设防雨棚、种植前准备、大田定植、诱导限根栽培、采笋、病害防治步骤。所述的诱导限根栽培步骤包括铺设输水管:使肥水均施在深30~60 cm,宽60~80 cm的土层;包括精确水分管理:30 cm土层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在采笋期维持在55~65%,在营养生长期维持在65~75%;还包括配方施肥:根据芦笋各生长阶段的需肥量精确施肥。采用本发明,芦笋根系主要分布在30~60 cm土层内,避免了伤根;与现有技术相比,根系主要分布的土层下降了15~20 cm,节水70~80%,节肥50~55%,化学药剂用量减少60~70%,芦笋增产25~3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芦笋栽培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芦笋水肥诱导限根高产高效栽培法,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芦笋是多年生宿根性植物,是一种食药兼用的高档蔬菜,一次定植,可连续采收10~15年,种植经济效益较高。我国大陆栽培芦笋始于20世纪70年代,近年来,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第一,在全球芦笋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芦笋属于须根系,根系的分布呈水平向发展,横向生长可达2 m,但主要分布在15~40 cm土层内。根系主要由贮藏根和吸收根组成,贮藏根主要作用是储存养分,供芦笋早期嫩茎生长,吸收根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养分和水分。芦笋栽培中需要追肥、培垄,易将贮藏根切断,一旦切断就没有再生能力,使养分贮存库减少,降低了秋季养分的积累贮藏量,造成以后3年芦笋都有不同程度的减产。
芦笋需肥量较大,施肥水平与时期对芦笋生长、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均有显著影响。潍坊农科院研究表明,每生产1000 kg芦笋嫩茎需消耗纯N、P
我国芦笋栽培历史较短,栽培技术还较落后,为达到高产目标而过量施用化肥现象突出,主要采用畦灌浇水,造成肥、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导致根系横向扩展,过多的积聚在上层土壤,吸收能力下降;施肥、培土时易伤根,造成贮藏库减少和营养的流失;这种粗放式的管理导致芦笋产量和经济效益降低,病虫害严重。
可见,迫切需要改变芦笋生产中这种粗放的肥水管理模式,提高产量和肥水利用效率。植物根系有趋水性和趋肥性,利用肥水定位管理,可诱导根系的生长和分布,优化根系功能。因此,本发明利用肥水一体深施技术,实现肥水主要在芦笋根系周围深施,限制根系的横向生长,诱导向下伸展,可大大减少肥水用量,提高根系吸收能力,减轻因追肥、培垄造成的伤根危害,实现芦笋高产、优质及肥水高效利用。
芦笋传统栽培模式具有以下缺陷:(1)芦笋根系空间分布较浅、横向生长面积广,生产中存在易伤根减产;(2)土壤孔隙度小;(3)肥水过度施用;(4)病虫害严重,农药施用量大;(5)经济效益不高,劳动力用量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芦笋水肥诱导限根高产高效栽培法,实现以下发明目的:
1、使芦笋根系主要分布在30~60cm土层内,同时,缩小芦笋根系横向生长范围;
2、使30~60cm土层的土壤孔隙度提高6~10%;
3、增产25~35%,提高同化物贮存库的容量,减少植株养分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未经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85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二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醋酸镧的制备方法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