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癌透皮膏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528110.X 申请日: 2015-08-25
公开(公告)号: CN105148011A 公开(公告)日: 2015-12-16
发明(设计)人: 古德祥;古春勇;古春虎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林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898 分类号: A61K36/898;A61K9/06;A61P35/00;A61K33/22;A61K35/65;A61K35/648
代理公司: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代理人: 付继德
地址: 402192 重庆***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化癌透皮膏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癌症的药物领域,尤其是涉及化癌透皮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癌症是一种常见多发病,是涉及整体的全身性疾病,由于治愈难度大,它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已存在治疗癌症的中药品种,例如专利号为ZL200910103788.8,名称为“化癌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所述的一种化癌口服液,专利号为ZL200910103787.3,名称为“杀癌丸及其制备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所述的一种杀癌丸,它们在应用中均能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和全身状况。具体地,它们能软化坚块,促进病理产物和炎性渗出吸收,最终达到病变组织崩溃和溶解以及肿块组织软化缩小的效果。上述药物在应用过程中虽能对各种癌症(恶性肿瘤)有显著的抑杀溶作用,但由于个人体质的差异性,当被药物攻打和融化的癌细胞往往会移动至皮肤组织层处,但此药物并不能进一步作用于聚集于皮肤组织层处的癌细胞,使其有效地从人体内排出,这样,则会严重影响上述药物的抗癌以及防复发的治疗效果。因此,在使用上述药物时,还需配套使用能辅助溶化和排出的药物,而现今市场上并无相应的配套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失,提供化癌透皮膏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打开人体的汗毛细孔,可有效融化并排出聚积于皮肤组织层处癌细胞,最终达到辅助抗癌的功效。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化癌透皮膏,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得:蟾蜍10~30份、见血清3~20份、硼砂2~18份、蜈蚣4~22份、桐油15~30份、动物油30~60份、紫草5~25份和毛草根8~20份。

本发明应用时,先按要求服用杀癌丸或者化癌口服液,它们能对恶性肿瘤进行抑杀溶工作,具体地,能软化坚块,促进病理产物和炎性渗出吸收,使肿块慢慢松弛,向外凸出,病变组织崩溃和溶解,最终使得癌细胞广泛变性、坏死。由于此种内服药物的作用,部分被其攻打和溶解的癌细胞会向外部移动,因而通常会聚积于皮肤组织层处。将本发明涂抹至全身,尤其是发生病变处的皮肤表皮层更应多涂抹。待全身的汗毛细孔打开后,患者明显感到一身轻松,而在这时大部分化癌透皮膏已进入汗毛细胞的根部并存留于其中,而后可冲洗皮肤表面多余的化癌透皮膏。当内服药物发生作用时,化癌透皮膏即可融化聚积于皮肤组织层的的癌细胞,并将其从汗毛细孔处排出,最终达到辅助抗癌的功效。

具体如下病例:

杨某某,性别男,年龄41岁,肿瘤情况:肺癌化疗术后伴双肺转移。2014年1月25日在重庆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结果为:右肺上叶肿块影,大小约5.1*4.8cm。2014年1月26日起开始服用化癌口服液,每天三次,每次服用160~180克。2014年3月1日检查,诊断得:右肺尖见结节影,大小约4.8*4.5cm。由于单独服用化癌口服药对癌细胞的抑杀溶效果不太显著,于2014年3月2日起,在服用化癌口服液的同时,配套使用采用上述重量计原料所配置的的化癌透皮膏,涂抹全身90分钟后冲洗,五天一次。2014年4月15日检查,诊断得肾上腺两个结节影,大小分别为3.5*3.1cm。2014年5月16日检查,诊断得肾上腺两个结节影,大小分别为2.6*2.5cm。2014年6月20日检查,诊断得肾上腺两个结节影,大小分别为1.8*1.7cm。2014年8月10日检查,诊断右肺尖见少许软组织影。后来检查完全消失,目前,患者依然健在,无复发,状态良好。

锁某某,性别男,年龄48岁,肿瘤情况:肺癌复发转移颈部。2013年2月15日在重庆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结果为:颈部几个异常低回声,大小不等,最大约1.4*1.0cm。2013年2月16日起开始服用杀癌丸,每天三次,每次服用16~20克。2013年3月15日检查,诊断得:诊断得右下颈、双肺门等处多发肿大淋巴结,大小不等,最大约1.3*1.0cm。由于单独服用杀癌丸对癌细胞抑杀溶效果不太显著,于2013年3月16日起,在服用杀癌丸的同时,配套使用采用上述重量计原料所配置的化癌透皮膏,涂抹全身90分钟后冲洗,五天一次。2013年4月15日检查,诊断得右下颈、双肺门等处多发肿大淋巴结,较前缩小,现大者短径约1.1cm。2013年6月28日检查,诊断得右下颈、双肺门等处多发肿大淋巴结,较前缩小,现大者短径约0.7cm。2013年9月20日检查,右下颈、双肺门等处多发肿大淋巴结,较前缩小,现大者短径约0.4cm。2013年12月11日检查,诊断有少许软组织影。后来检查完全消失,目前,患者依然健在,无复发,状态良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林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林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81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