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压管涵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527956.1 | 申请日: | 2015-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4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肖吕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砼宇特构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张苗;罗攀 |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抗压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泥管制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抗压管涵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管涵,是指埋在地下的水管,可作为地面标高以下的水道。管涵是公路铁路工程中的构筑物,一般是指圆管涵,就是用钢筋混凝土做成的一节一节的圆管做成的涵洞。
由于管涵主要是用于运输地下水,会经年累月的承受水的冲击产生的压力,如果管涵的抗压强度不高,在长期受水压力的作用下会出现开裂,甚至断裂坍塌,因此,高抗压强度的管涵广泛受到各建筑行业的欢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压管涵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备的抗压管涵具有较大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可以承受很大的冲击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压管涵,该抗压管涵含有水泥、石子、沙子、粉煤灰、硅灰、纳米二氧化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环氧树脂、聚四氟乙烯、水、加气剂和减水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抗压管涵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
(1)将水泥、石子、沙子、粉煤灰、硅灰、纳米二氧化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环氧树脂、聚四氟乙烯、水、加气剂和减水剂混合制得混合物M1;
(2)将混合物M1浇筑于钢筋骨架中以形成管涵胚体;
(3)将管涵胚体M2养护得到抗压管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抗压管涵是通过将水泥、石子、沙子、粉煤灰、硅灰、纳米二氧化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环氧树脂、聚四氟乙烯、水、加气剂和减水剂混合后浇筑于钢筋骨架中以形成管涵胚体,然后养护制得,在制备过程中,硅灰、纳米二氧化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环氧树脂、聚四氟乙烯这五种组分之间发生协同作用,使制得的抗压管涵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可以承受很大的冲击力。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压管涵,该抗压管涵含有水泥、石子、沙子、粉煤灰、硅灰、纳米二氧化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环氧树脂、聚四氟乙烯、水、加气剂和减水剂。
在本发明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重均分子量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为了使制得的抗压管涵有更加优异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优选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重均分子量为18000-24000。
同样地,环氧树脂的重均分子量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为了使制得的抗压管涵有更加优异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优选地,环氧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4000-8000。
当然,聚四氟乙烯的重均分子量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为了使制得的抗压管涵有更加优异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优选地,聚四氟乙烯的重均分子量为22000-28000。
在本发明中,各组分的含量均可以宽的范围内选择,为了使制得的抗压管涵有更加优异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优选地,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石子,水泥的含量为45-60重量份,沙子的含量为30-40重量份,粉煤灰的含量为25-35重量份,硅灰的含量为30-40重量份,纳米二氧化硅的含量为10-14重量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含量为15-20重量份,环氧树脂的含量为9-14重量份,聚四氟乙烯的含量为11-18重量份,水的含量为25-40重量份,加气剂的含量为3-8重量份,减水剂的含量为2-4重量份。
当然,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具有多样性,为了使制得的抗压管涵有更加优异的抗压强度,优选地,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为250-400nm。
同时,加气剂的基本种类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优选地,加气剂选自松脂酸钠、环烷酸钠和环烷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另外,减水剂的具体种类也可以在宽的范围内选择,可以是木质素磺酸盐类减水剂,萘类减水剂,三聚氰胺类减水剂,氨基磺酸盐类减水剂,脂肪酸类水剂和聚羧酸盐类减水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从减水效果考虑,优选地,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盐类减水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抗压管涵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
(1)将水泥、石子、沙子、粉煤灰、硅灰、纳米二氧化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环氧树脂、聚四氟乙烯、水、加气剂和减水剂混合制得混合物M1;
(2)将混合物M1浇筑于钢筋骨架中以形成管涵胚体;
(3)将管涵胚体养护得到抗压管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砼宇特构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砼宇特构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79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