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甲亚砜生产尾气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27427.1 | 申请日: | 2015-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01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郭克雄;郭毛晓春;黄云霞;马磊;黄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德美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C07C319/28;C07C321/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26 | 代理人: | 武森涛,何强 |
地址: | 6117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甲 亚砜 生产 尾气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技术,尤其是一种二甲亚砜生产尾气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二甲基亚砜广泛用于氟氯苯胺、晴纶、芳烃抽提、抗氧剂1010、合成黄莲素、酯化加速剂、中药萃取剂、电容器、脱漆剂、石腊精制、高寒地区汽车防冻剂、农药增效剂等方面,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目前,国内外二甲基亚砜的生产均以硫化氢、二硫化碳和甲醇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出二甲硫醚,其反应温度控制在380~420℃,之后再用强氧化剂将二甲硫醚氧化成二甲亚砜产品。二甲亚砜在生产过程中要排放大量尾气,尾气的组成成分和质量百分比大致为甲硫醇40%,二甲硫醚53.85%,甲醇3.81%,硫化氢2.34%,尾气压强约0.3MPa、温度约40℃。尾气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火炬焚烧后直接从高空排放,另一种是先用焚烧炉焚烧,再进行烟气脱硫净化处理后排空。两种处理方法都造成了资源浪费,不经济,特别是第一种处理方法,已经不符合国家日趋严格的环保排放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二甲亚砜生产尾气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将二甲亚砜生产尾气重新利用,以节约资源和提高经济效益。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
A、对尾气冷却,尾气中的甲硫醇、二甲硫醚和甲醇凝结成混合液体A,大部分的硫化氢保持为气态,从混合液A中分离;
B、将混合液A与水混合,分离出易溶解于水的甲醇,得到混合液B;
C、汽提分离溶解于混合液B的硫化氢,得到混合液C;
D、将混合液C液加热成气态,利用脱硫剂吸附混合气体中的硫化氢,进行精脱硫;
E、将步骤D得到的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吸收掉甲硫醇,得到二甲硫醚气体。
进一步地,步骤A中,对尾气冷却至-10℃~5℃。
进一步地,对步骤C中分离出的硫化氢气体冷却至-10℃~5℃,分离出夹带的甲硫醇和二甲硫醚。
进一步地,对步骤E得到的二甲硫醚气体进行脱碱处理。
进一步地,步骤D中,脱硫剂为氧化铁。
用于上述二甲亚砜生产尾气的处理方法的二甲亚砜生产尾气的处理装置,包括冷却器、甲醇萃取塔、汽提脱硫塔、加热器、吸附脱硫反应器和吸收塔;
所述冷却器设置有第一进口、第一出口和硫化氢气体出口,所述第一出口设置于冷却器的底部,硫化氢气体出口设置于冷却器的顶部;
所述甲醇萃取塔设置有第二进口、进水口、甲醇溶液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二进口与第一出口通过管道连通;
所述汽提脱硫塔设置有第三进口,所述汽提脱硫塔顶部设置有硫化氢排出口,底部设置有第三出口,所述第三进口与第二出口通过管道连通;
所述吸收塔设置有第四进口、氢氧化钠溶液进口、第四出口和甲硫醇钠溶液出口,所述第三出口、加热器、吸附脱硫反应器和第四进口依次通过管道连通。
进一步地,设置有第二冷却器和旋液器,所述第二冷却器设置有第五进口、第五出口和回流出口,所述旋液器设置有第六进口、第六出口和液体出口,所述第五进口与硫化氢排出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第五出口与第六进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回流出口和液体出口均与汽提脱硫塔相通;
设置有脱硫塔顶回流罐,所述回流出口和液体出口均与脱硫塔顶回流罐通过管道连通,所述脱硫塔顶回流罐与汽提脱硫塔通过管道连通,且所述脱硫塔顶回流罐与汽提脱硫塔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脱硫塔顶回流泵。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脱硫反应器为两台,两台吸附脱硫反应器均与加热器相通。
进一步地,设置有甲硫醇钠储罐和吸收塔底泵,所述吸收塔底泵设置有进口、返塔出口和产品出口,所述返塔出口和产品出口处均设置有阀门,所述甲硫醇钠溶液出口与吸收塔底泵的进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产品出口与甲硫醇钠储罐通过管道连通,所述返塔出口与氢氧化钠溶液进口通过管道连通。
进一步地,设置有脱碱罐,所述脱碱罐与吸收塔第四出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脱碱罐的上部设置有二甲硫醚出口,底部设置有碱液出口;
设置有碱液压送罐,所述碱液出口、碱液压送罐、氢氧化钠溶液进口依次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碱液压送罐的上部设置有氮气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德美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德美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74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刹车水过滤器
- 下一篇:一种两段顺逆流氧化铝蒸发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