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FC设备进行智能卡应用检测方法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27295.2 | 申请日: | 2015-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43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 发明(设计)人: | 闫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大唐半导体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胡艳华;栗若木 |
| 地址: | 10009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nfc 设备 进行 智能卡 应用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FC设备进行智能卡应用检测方法和系统,包括:NFC设备接收来自PC的Apdu指令,并将所述Apdu指令通过NFC方式发送给智能卡;NFC设备判断是否接收智能卡返回的Apdu响应,如果接收到,将Apdu响应发送给PC;如果没有接收到,则确定NFC设备和智能卡不兼容;PC判断Apdu响应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确定NFC设备和智能卡兼容;如果不正确,则确定NFC设备和智能卡不兼容。通过本发明,能够测试NFC设备和智能卡交互过程中兼容性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尤指一种近场通信(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设备进行智能卡应用检测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NFC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及互联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在单一芯片上结合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的功能,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
随着手机NFC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中需要NFC设备和智能卡进行交互,虽然NFC设备和智能卡均遵循ISO14443规范,但是读卡器和卡片的兼容性一直是困扰卡片和读卡器生产商的一个巨大问题。现在市场上没有专门测试手机NFC和智能卡兼容性的工具,手机厂商对于手机NFC和智能卡的兼容性问题也不是非常关注,导致现在市场上手机NFC与卡片交互性较差,时常出现手机NFC和卡片交互失败的情况。为了解决手机NFC和卡片的兼容性问题,亟待开发一款能够测试NFC设备和智能卡交互过程中兼容性问题的方法及工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NFC设备进行智能卡应用检测方法和系统,能够测试NFC设备和智能卡交互过程中兼容性问题。
为了达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NFC设备进行智能卡应用检测方法,包括:近场通信NFC设备接收来自个人电脑PC的应用指令处理单元Apdu指令,并将所述Apdu指令通过NFC方式发送给智能卡;NFC设备判断是否接收智能卡返回的Apdu响应,如果接收到Apdu响应,将所述Apdu响应发送给PC;如果没有接收到Apdu响应,则确定NFC设备和智能卡不兼容;PC判断Apdu响应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确定NFC设备和智能卡兼容;如果不正确,则确定NFC设备和智能卡不兼容。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PC编写脚本,并通过测试工具将脚本中的Apdu指令发送到NFC设备。
进一步地,将所述Apdu指令通过NFC方式发送给智能卡,具体为:通过读写NFC设备中的NFC模块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将Apdu指令发送给智能卡。
进一步地,所述PC判断Apdu响应是否正确,具体为:根据Apdu响应的状态字sw是否为设定值来判断Apdu响应是否正确,如果是设定值,则Apdu响应正确;如果不是设定值,则Apdu响应错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NFC设备进行智能卡应用检测系统,包括:近场通信NFC设备,和NFC设备连接的个人电脑PC,以及安装在NFC设备中的智能卡,其中,PC,用于向NFC设备发送Apdu指令;NFC设备,用于接收来自PC的Apdu指令,并将所述Apdu指令通过NFC方式发送给智能卡;判断是否接收智能卡返回的Apdu响应,如果接收到Apdu响应,将所述Apdu响应发送给PC;如果没有接收到Apdu响应,则确定NFC设备和智能卡不兼容;所述PC,还用于判断Apdu响应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确定NFC设备和智能卡兼容;如果不正确,则确定NFC设备和智能卡不兼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测试NFC设备和智能卡交互过程中兼容性问题,解决了现在市场上NFC手机与智能卡交互性较差,时常出现NFC手机和智能卡交互失败的情况。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大唐半导体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大唐半导体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72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介电玻璃用无源电子标签
- 下一篇:具有双层空穴注入层的有机发光器件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