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热调峰的集中供热系统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526826.6 | 申请日: | 2015-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0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杰 |
| 主分类号: | F24D11/00 | 分类号: | F24D11/00;F24D19/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37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热 集中供热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分布式蓄热的手段,增强末端的自适应性能、简化控制流程,实现高效、低成本运行的集中供热系统和方法。属于集中供热系统设计和控制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供热计量改革的不断开展,供热系统的系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适应这种结构变化,对于系统的调控能力和自动化程度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供热计量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节能,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对集中供热系统的而言,就是要实现两点:热源“按需供热”、热用户“按需用热”。
按需供热,简单说就是热源根据实际的用热需求供给热量,同时各级热网都尽可能采取“大温差、小流量”的运行模式。这样供热系统的运行能耗就会得到较好的控制。
按需用热,换言之就是要“热尽其用”,其最终目的在于降低系统总热负荷。按需用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消除“过热户”,在保证系统中各终端用户的舒适性的同时降低实际的总热负荷;
2.通过“行为节能”,即尽可能减少对于无用热需求的时段和区域的供热,“行为节能”的可行性与供热计量的成败有密切的关系。
现有的集中供热系统也经历了从恒流量系统到变流量系统的转变。随着供热计量改革的不断开展,以变流量系统为基础产生了很多节能运行方法和措施。(详见参考资料1中的平衡调节方法分类表)
但实际上,集中供热系统是一个具有很大惯性的系统,而“行为节能”却对系统的灵活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现有的集中供热系统对于“行为节能”的支持是比较有限的,当末端人为调节的幅度变大时,系统的运行成本并不能同步降低。如参考资料2中的“管网负荷日线图”所述,负荷形态呈驼峰状,并可以看出分户计量后的峰谷波动幅度明显大于分户计量前。
由于“水泵功率与水泵流量的立方成正比”,在变流量系统中热量输配系统的消耗相对偏高。
例如,以恒定的流量输送热能,输送热量Q对应消耗循环泵电量E;
如果,一半时间负荷为平均负荷的1.5倍,另一半时间负荷为平均负荷的0.5倍,
此时,采用变流量系统输送热能,则输送热量Q对应消耗循环泵电能比例为
(0.53)/2+(1.53)/2=1.75倍,即需要多消耗75%的电能;
如果,一半时间负荷为平均负荷的1.3倍,另一半时间负荷为平均负荷的0.7倍,
此时,采用变流量系统输送热能,则输送热量Q对应消耗循环泵电能为
(0.73)/2+(1.33)/2=1.27倍,即需要多消耗27%的电能;
以上仅是标准工况下电能的消耗,变流量系统或多或少会造成系统的水力失调或热力失调。因为各个节点的回水温度会随着末端负荷的波动而产生变化,导致实际的运行效率偏低。
当平均进回水温差比预设的进回水温差缩小10%的时候(按进回水温差20度计算,进回水温差偏差10%则为18度),则输配系统实际消耗的电能比例为1.13=1.331倍,即需要多消耗33.1%的电能;
当平均进回水温差比预设的进回水温差缩小20%的时候(按进回水温差20度计算,进回水温差偏差20%则为16度),则输配系统实际消耗的电能比例为(1.23)=1.728,即需要多消耗72.8%的电能。
实际系统运行过程中,进回水温差的偏差经常超过20%甚至更多,因此水力失调或热力失调导致的输配系统能耗上升是很严重的。虽然有一些手段可以降低系统的水力失调或热力失调,但这些方法都会增加系统的复杂度、并且调节效果也并非十分理想。
现有的集中供热系统的主要问题:
1、现有系统中,从热力网到末端形成联动的循环,互相干扰、调节困难。
2、采用热计量收费后,“行为节能”导致末端负荷的波动性增大,热网反应能力滞后、热力输配成本偏高;
3、如采用通断时间面积法,难以实现分室控温、并且当用户私自改装末端散热器时,既影响系统的稳定性也影响计量的公平性;(详见参考资料4)
4、末端存在偷水、漏水现象,严重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且增加运行成本。
参考资料:
1.供热系统平衡性调节分析高向升张子君宋立轩区域供热2012.6期
2.论供热计量的推广与供热管网运行许维波区域供热2011.6期
3.通断时间面积法的应用状况和应用中的主要问题刘兰斌、江亿、付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杰,未经朱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68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酱焖猪蹄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白灼金针菇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