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豆青枯病治疗液的使用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526159.1 申请日: 2015-08-25
公开(公告)号: CN105165492A 公开(公告)日: 2015-12-23
发明(设计)人: 江显晖 申请(专利权)人: 江显晖
主分类号: A01G13/00 分类号: A01G13/00;A01N59/16;A01P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土豆 青枯病 治疗 使用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蔬菜用药物,特别涉及一种土豆青枯病治疗液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生存在土壤中的青枯病菌,主要是由作业过程中造成的伤口或者是由根瘤线虫、蓝光丽金龟幼虫等根部害虫造成的伤口侵染植株,在茎的导管部位和根部发病,有时也会由无伤口细根侵入植株内发病。青枯病菌,在土壤中并非以休眠状态生存,而是在上述发病植株或某种杂草的根际进行繁殖。主要症状是植株迅速萎蔫、枯死,茎叶仍保持绿色。病茎的褐变部位用手挤压,有乳白色菌液排出。在高温高湿、重茬连作、地洼土黏、田间积水、土壤偏酸、偏施氮肥等情况下,该病容易发生。青枯病菌,可以同病株残体一同进入土壤。长期生存形成侵染源。土壤水分对其在土壤中的生存影响极大。在湿度大的冲积土中,可以生存长达2~3年,而在干燥的土壤中,只能生存几天。

本发明针对目前马铃薯青枯病产生的抗药性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法简单,使用的产品使用方法简单,使用的产品配比简单,使用方便,治疗马铃薯青枯病效果好的一种土豆青枯病治疗液的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使用方法简单,使用的产品配比简单,使用方便,治疗马铃薯青枯病效果好的一种土豆青枯病治疗液的使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豆青枯病治疗液的使用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A、准备原液:原液的组分为:钼酸铵溶液,12%绿乳铜乳油,海藻酸钠,草木灰浸提液,苦参碱,多氧清,丁醇,硅烷偶联剂;

B、栽培马铃薯,应选用无病种薯,用400倍体积比的原液浸泡1.5—2小时,取出用清水冲洗后播种,对种薯切块时,切刀要用75%的酒精浸泡消毒;

C、发病时,将原液加水稀释至600倍液,进行喷洒作业;

D、步骤C喷洒的同时,将原液加水稀释至500倍液,进行灌根操作。

经本发明使用方法使用的一种土豆青枯病治疗液,其中,包括如下重量单位的组分:

钼酸铵溶液10-15份,12%绿乳铜乳油8-12份,海藻酸钠10-15份,草木灰浸提液4-8份,苦参碱4-8份,多氧清6-10份,丁醇4-8份,硅烷偶联剂6-10份。

或者,包括如下重量单位的组分:

钼酸铵溶液10-12份,12%绿乳铜乳油8-10份,海藻酸钠10-12份,草木灰浸提液4-6份,苦参碱4-6份,多氧清6-8份,丁醇4-6份,硅烷偶联剂6-8份。

或者,包括如下重量单位的组分:

钼酸铵溶液12-15份,12%绿乳铜乳油10-12份,海藻酸钠12-15份,草木灰浸提液6-8份,苦参碱6-8份,多氧清8-10份,丁醇6-8份,硅烷偶联剂8-10份。

使用时,将上述组分混合一起后,配置成质量倍数400-600倍液,进行喷洒作业。

百分号为质量百分比。

本发明的优点为,使用方法简单,使用的产品配比简单,使用方便,治疗马铃薯青枯病效果好,具体为:

本发明使用时,钼酸铵溶液,12%绿乳铜乳油,海藻酸钠,草木灰浸提液,苦参碱,多氧清,丁醇,硅烷偶联剂。混合一起后,配置成质量倍数400-600倍液,进行喷洒作业。(丁醇和硅烷偶联剂使用时,使用醇浸提方法提取提取液,混合时使用的为提取液。)经过试验测试,混合物的400-600倍液,对真菌属半知菌亚门单丝壳白粉菌具有明显的灭活作用,杀菌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例子1

钼酸铵溶液10份,12%绿乳铜乳油8份,海藻酸钠10份,草木灰浸提液4份,苦参碱4份,多氧清6份,丁醇4份,硅烷偶联剂6份。

使用方法如下:

A、准备原液:原液的组分为:钼酸铵溶液,12%绿乳铜乳油,海藻酸钠,草木灰浸提液,苦参碱,多氧清,丁醇,硅烷偶联剂;

B、栽培马铃薯,应选用无病种薯,用400倍体积比的原液浸泡1.5—2小时,取出用清水冲洗后播种,对种薯切块时,切刀要用75%的酒精浸泡消毒;

C、发病时,将原液加水稀释至600倍液,进行喷洒作业;

D、步骤C喷洒的同时,将原液加水稀释至500倍液,进行灌根操作。

例子2

钼酸铵溶液15份,12%绿乳铜乳油12份,海藻酸钠15份,草木灰浸提液8份,苦参碱8份,多氧清10份,丁醇8份,硅烷偶联剂10份。

使用方法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显晖,未经江显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61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