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培养裂殖壶菌高产DHA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24747.1 | 申请日: | 2015-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85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 发明(设计)人: | 徐瑶;王志臻;郑紫薇;李慧玲;王冰峰;曹腾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旭能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P7/64 | 分类号: | C12P7/64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常海涛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培养 裂殖壶菌 高产 dha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培养裂殖壶菌高产DHA的方法,属于微生物发酵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通过药瓶培养达到细胞干重为18~22g/L裂殖壶菌种子液接种到种子罐,培养至转接水平后,再接种到发酵罐中,采用前期高温22~33℃进行高密度培养,后期进行低温18~22℃胁迫的方式进行诱导培养110~130小时,期间通过流加葡糖糖溶液、氮源溶液和碱溶液维持发酵过程中葡糖糖、总氮含量保持一定浓度和pH在5.5~6.5区间。通过本发明方法得到的发酵液中细胞干重达到120~150g/L,DHA达到40~50g/L,比已见报道的DHA生产率高出1.2~1.5倍,非常适合应用于DHA的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领域,涉及DHA的生产,具体涉及一种培养裂殖壶菌高产DHA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二十二碳六烯酸(22:6n-3,docosahexaenoic acid,DHA)是一种重要的ω-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其既能够促进婴幼儿智力和视力发育,又具有预防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抗癌、抗炎、增强免疫力等功效。传统的提取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方法是从深海鱼油获取,随着环境污染以及海洋渔业资源的逐渐匮乏,从深海鱼中提取不饱和脂肪酸显露出存诸多问题,例如品质不稳定、外源性污染、气味不良、纯化成本高等,鱼油中含有的EPA和胆固醇也使其不适于添加入孕婴食品中。相反,随着微生物发酵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微生物发酵油脂技术的深入研究,从微生物中获取油脂不但容易实现大规模生产,而且还可以克服了传统鱼油普遍存在受地域和气候条件制约的问题,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是目前工业化生产DHA的理想物种之一,其属于破囊壶菌科的一类海洋微藻,通过高密度发酵培养,其体内可积累大量脂肪,且70%以甘油三酯形式存在,其中DHA可以占到总脂肪酸的45~55%。
裂殖壶菌属于异养型微生物,葡萄糖、果糖和甘油是裂殖壶菌发酵生产DHA的良好碳源,其中葡萄糖为最适碳源。传统工业化生产藻油DHA主要用葡萄糖作为碳源,但是生产1吨DHA油脂大约需要消耗5吨葡萄糖,这种转化是低效率的,加之生产过程中需输入大量能量,设备投资与维护费用不菲,使得当前藻油DHA的生产成本非常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培养裂殖壶菌高产DHA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培养裂殖壶菌高产DHA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裂殖壶菌菌种接种至装有培养基的摇瓶中,于25~35℃摇床中以150~250rpm转速进行恒温恒转速培养20~35h。
(2)将步骤(1)得到的种子液转接到装有培养基的摇瓶中,接种体积为培养基装液量的5~10%,于25~30℃、150~250rpm条件下进行恒温恒转速培养16~20h,测量所得种子液的细胞干重,若得到的种子液中细胞干重达到18~22g/L,则直接进行步骤(4)。
(3)若步骤(2)得到的种子液中细胞干重没达到18~22g/L,则将其进一步转接到装有培养基的摇瓶中,按照步骤(2)中的方法进行培养;重复该步骤一次或多次至培养得到的种子液中细胞干重达到18~22g/L。
(4)将上述细胞干重达到18~22g/L的种子液以5~10%(V/V)的接种量接种到装有培养基的种子罐中进行发酵培养;通过氨水或液碱控制发酵过程pH值维持在5.5~6.5之间,培养温度控制在25~35℃,通气量控制在0.3~0.5vvm,培养至发酵液中葡萄糖耗尽,停止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旭能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岛旭能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47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