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乙型肝炎病毒的肽核酸及其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24548.0 | 申请日: | 2015-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8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鑫;曹志贱;曾正阳;吴英亮;张先正;韩世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C07K7/08;A61K31/7088;A61K47/48;A61P31/2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常海涛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型肝炎 病毒 核酸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与材料科学领域,涉及一种抗乙型肝炎病毒的肽核酸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具有嗜肝性的、不引起细胞病变的DNA病毒。乙肝病毒感染一直以来都是世界范围内重大的医疗健康问题。当今全球仍有约3.5~4亿人受到慢性乙肝的困扰。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持续感染将使得病人罹患慢性活跃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的概率大幅上升。全球超过半数的肝脏癌症都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
当今临床上应用于乙肝治疗的主要是干扰素和核酸类似物类药物。然而,由于干扰素易产生毒副作用,而例如拉米夫定(3TC)等核酸类似物在临床长期应用中易引起耐药性。
近年来,研发多种新型抗乙型肝炎药物或活性物质的研究相继被报道,大多采用选取新型药物靶标或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等方法,以提升药物的性能。然而,仍然没有能够完美治疗乙肝病毒(HBV)感染的药物问世。设计、开发和研究新型抗乙肝药物仍然十分重要而急迫。
肽核酸(PNA)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多聚物,通常被以配对结合靶标的方法应用于疾病治疗或用于临床分子诊断。肽核酸(PNA)是具有人工合成骨架的核酸类似物。然而,由于其骨架呈电中性且柔韧性极强,肽核酸表现出与DNA或RNA分子很高的结合力和特异性,且极难被核酸酶和蛋白酶识别和降解。因此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另外,肽核酸(PNA)分子往往毒性很低,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材料学上,为了使一种材料分子能够实现更多功能,常常将肽核酸(PNA)与一些其他功能基团进行螯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乙型肝炎病毒的肽核酸。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乙型肝炎病毒的肽核酸复合体。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肽核酸、肽核酸复合体的用途。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抗乙型肝炎病毒的肽核酸,其核酸序列为5’-GCAGAGGTGAA-3’(SEQ ID NO.1)。
一种抗乙型肝炎病毒的肽核酸复合体,为在上述肽核酸上螯合了细胞穿膜肽。所述的细胞穿膜肽优选为Tat(GRKKRRQRRRPPGC,SEQ ID NO.2),细胞穿膜肽为Tat时,该肽核酸复合体的氨基酸与核酸序列为:NH2-GRKKRRQRRRPPGC-MPA-GCAGAGGTGAA-3’,MPA为3-马来酰亚胺基丙酸基团。
上述肽核酸或肽核酸复合体在制备抗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中的应用。
上述肽核酸或肽核酸复合体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乙型肝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肽核酸和肽核酸复合体含有11个碱基,生产方法简便,无细胞毒性,水溶性较好。
(2)本发明的肽核酸和肽核酸复合体抗病毒活性高,能自主穿透细胞膜进入被HBV感染的细胞,对HBV的复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其浓度在1μM左右时对HBV的抑制率就可以达到50%,其具有抑制乙肝病毒感染的功能,抑制效果显著,对肝脏细胞无毒副作用。与现有的抗病毒药物相比,本发明的肽核酸复合体具有更加直接而且有效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Tat-PNA-DR的设计与合成流程图。
图2是PNA-DR的质谱鉴定图。
图3是HPLC分离纯化Tat-PNA-DR的结果图。
图4是HPLC分离纯化后的Tat-PNA-DR质谱分析图。
图5是不同浓度Tat-PNA-DR对HepG2.2.15细胞毒性检测柱状结果图。
图6是不同浓度Tat-PNA-DR对HepG2.2.15细胞系上清中HBV e抗原浓度影响的结果图,横坐标为Tat-PNA-DR的浓度(μM),纵坐标为相应浓度的Tat-PNA-DR处理后病毒蛋白的量,以不添加Tat-PNA-DR(即Tat-PNA-DR浓度为0μM)的实验组的蛋白量作为100%。
图7是不同浓度Tat-PNA-DR对HepG2.2.15细胞系上清中HBV s抗原浓度影响的结果图,横坐标为Tat-PNA-DR的浓度(μM),纵坐标为相应浓度的Tat-PNA-DR处理后病毒蛋白的量,以不添加Tat-PNA-DR(即Tat-PNA-DR浓度为0μM)的实验组的蛋白量作为100%。
图8是Tat-PNA-DR在HBV小鼠急性感染模型中对HBV e抗原抑制效果的结果图,横坐标为实验动物不同处理方式的分组,纵坐标为小鼠血清中e抗原的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45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