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汽车的功能性安全标志牌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24527.9 | 申请日: | 2015-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4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姜秀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秀一 |
主分类号: | B60Q7/00 | 分类号: | B60Q7/00;G09F1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陈国军 |
地址: | 韩国忠***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功能 安全标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功能性安全标志牌,更为详细地讲,涉及一种汽车用功能性安全标志牌,将利用磁铁附着在后备箱盖(trunklid)内面的安全标志牌进行展开来设置,因此易于设置及拆卸,从而减少麻烦,并易于后方的驾驶者辨认安全标志牌,从而有助于安全驾驶,并通常在后备箱(trunk)内部易于携带。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在道路上车辆发生故障或者事故时,安全标志牌作为为了引起从后方驶来的车辆的注意的信号,在两个矩形板的一侧前端附着合页(hinge)来进行旋转,因此随着形成类似于∧字形态的截面,从而将展开的一侧前端作为媒介立在地面,在两侧的矩形板上附着有易于识别的红色或黄色等的夜光贴纸,从而即使在夜间也可易于识别,但是其缺点在于,通常非常不易携带及设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提出是为了改善所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功能性安全标志牌,将利用磁铁附着在后备箱盖(trunklid)内面的安全标志牌进行展开来设置,因此易于设置及拆卸,从而减少麻烦,并易于后方的驾驶者辨认安全标志牌,从而有助于安全驾驶,并通常在后备箱(trunk)内部易于携带。
本发明包括:上部壳体20,在上部壳体20的内部形成空间部,并在上部表面附着多个磁铁22;安全标志牌支撑架40,其通过折页42连接在上部壳体20的前侧;安全标志牌10,三角形形状的上板14和下板16以重叠的形态附着,并在上板14表面设置多个发光二极管(LED)11、11',在上板14表面的各个角设置激光束(laserbeam)50,并且通过螺栓(bolt)附着于安全标志牌支撑架40,在安全标志牌的后面中间部位附着折页12,在安全标志牌的后面连接有连接线60;以及下部盖体(cover)30,其通过折页32连接在上部壳体20的后侧。
本发明作为附着在汽车后备箱盖内侧面的安全标志牌,其是一个实用的发明,将利用磁铁附着在后备箱盖(trunklid)内面的安全标志牌进行展开来设置,因此易于设置及拆卸,从而减少麻烦,并易于后方的驾驶者辨认安全标志牌,从而有助于安全驾驶,并通常在后备箱(trunk)内部易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安全标志牌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安全标志牌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安全标志牌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安全标志牌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安全标志牌的分解截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安全标志牌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安全标志牌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安全标志牌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用于汽车的功能性安全标志牌进行详细说明。
对于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或单词,不可限定理解为通常的或者词典上的意义,本发明者为了通过最好的方法说明其自身的发明,立足于可以适当地定义术语的概念的原则,必须理解为符合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意义和概念。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功能性安全标志牌,其作为附着在汽车后备箱盖100内侧面的安全标志牌,其包括:
上部壳体(case)20,在上部壳体20的内部形成空间部,以便保管安全标志牌10,并且在上部表面附着多个磁铁22,以便附着在汽车后备箱盖100内侧面;
安全标志牌支撑架40,其通过折页42连接在上部壳体20的前侧;
安全标志牌10,三角形形状的上板14和下板16以重叠的形态附着,在上板14表面设置多个发光二极管(LED)11、11',在上板14表面的各个角设置激光束(laserbeam)50,并且通过螺栓(bolt)附着于安全标志牌支撑架40,在安全标志牌的后面中间部位附着折页12,以便将安全标志牌的中间折叠,并且在安全标志牌的后面连接有连接线60;以及
下部盖体(cover)30,其通过折页32连接在上部壳体20的后侧。
本发明中,激光束在下部附着用于调节角度的内部轴承(bearing)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秀一,未经姜秀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45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