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共轨式汽油可控内燃驱动与钢丝带回程方式对击锻锤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23904.7 | 申请日: | 2015-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575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升吨;钟玮;王泽阳;杨雪松;杨元元;杨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J7/26 | 分类号: | B21J7/26;B21J7/3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共轨式 汽油 可控 内燃 驱动 钢丝 回程 方式 锻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锻造成形设备内燃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压共轨式汽油可控内燃驱动与钢丝带回程方式对击锻锤。
背景技术
内燃锤是一种采用液体或气体燃料做主要能源的锻锤,常用燃料是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等,内燃锤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且能量调节容易,只需要该改变进气压力和相应喷油量就可以得到不同的打击能量。内燃锤广泛的应用于型材下料、模锻、精密模锻、粉末锻造、冷热挤压等工艺,能生产多种锻件,在经济性上具有较高优势,由于传统内燃锤采用背压回程方式,这种回程方式会造成部分能量损失且由于打击能量大,锤体下落时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引起框架上跳现象,易出现连接松动,不利于操作机械化,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共轨式汽油可控内燃驱动与钢丝带回程方式对击锻锤,使得工作效率提升且由于悬空对击极大减小了振动带来的损害,满足多种工艺的需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高压共轨式汽油可控内燃驱动与钢丝带回程方式对击锻锤,包括上部对称布置的两个交流伺服电动机2,交流伺服电动机2固定安装在机身支架12上,交流伺服电动机2的伸出轴上连接有钢带卷筒4,钢带卷筒4上缠绕安装有钢带7,钢带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上锤22上端面上,上锤22通过第一钢套10与第一锤杆9下端连接在一起,第一锤杆9的上端与第一活塞20固定连接,第一活塞20上套有第一密封活塞环19,第一活塞20装在第一内燃缸筒21内,第一内燃缸筒21上连接有第一喷油嘴1和第一进气阀门17,第一喷油嘴1是高压共轨系统上的第一个喷嘴,第一进气阀门17和压缩空气泵站33连接,第一内燃缸筒21上设有第一火花塞8,第一内燃缸筒21外壁连接在机身支架12上,机身支架12立柱上安装固定有导轨24,上锤22沿导轨24导向滑动,导轨24上开有导油槽25来润滑油路;
下锤26通过第二钢套27与第二锤杆11上端连接,第二锤杆11的下端与第二活塞13连接,第二活塞13上套有第二密封活塞环29,第二活塞13装在第二内燃缸筒14内,第二内燃缸筒14上连接有第二喷油嘴15和第二进气阀门31,第二喷油嘴15是高压共轨系统上的第二个喷嘴,第二进气阀门31和压缩空气泵站33连接,第二内燃缸筒14上设有第二火花塞32,第二内燃缸筒14外壁连接在机身支架12上,下锤26沿导轨24导向滑动。
所述高压共轨系统包括高压共轨管33,高压共轨管33的输入端依次通过高压泵36、供油泵35、过滤系统37和油箱38油路联通,高压共轨管33与第一电磁控制阀41的工作油口A1相连,第一电磁控制阀41的工作油口B1与第一喷油嘴1相连,第一电磁控制阀41的回油口T1与燃油控制阀34的回油口T4口相连,燃油控制阀34的进油口P4与供油泵35的输出端相连;同时高压共轨管33与第二电磁控制阀40的工作油口A2相连,第二电磁控制阀40的工作油口B2口与第二喷油嘴15相连,第二电磁控制阀40的回油口T2与燃油控制阀34的回油口T4相连,高压共轨管33的输出端经过溢流阀39将多余油液通过冷却系统42排回油箱38。
所述交流伺服电动机2是交流永磁同步伺服电机或交流永磁盘式电机。
所述的高压共轨式汽油可控内燃驱动与钢丝带回程方式对击锻锤的工作流程为:采用高压共轨方式为第一内燃缸筒21提供雾化燃料汽油,压缩空气从压缩空气泵站33经第一压缩空气管道16通过第一进气阀门17进入第一内燃缸筒21缸体,燃料汽油经第一喷油嘴1雾化后进入第一内燃缸筒21缸体与压缩空气混合,混合气体经由第一火花塞8点燃,此过程将燃料燃烧的化学能转化为锻锤所需机械能;采用高压共轨方式为第二内燃缸筒14提供雾化燃料汽油,压缩空气从压缩空气泵站33经第二压缩空气管道30通过第二进气阀门31进入第二内燃缸筒14缸体,燃料汽油经第二喷油嘴15雾化后进入第二内燃缸筒14缸体与压缩空气混合,混合气体经由第二火花塞32点燃,此过程将燃料燃烧的化学能转化为锻锤所需机械能,待上锤22和下锤26积蓄好能量后实现对击过程打击棒料23,完成一次能量冲击。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对击式内燃锤形式,避免了传统有砧座式内燃锤打击时机架上跳现象且有效避免由此带来的振动问题;采用高压共轨系统供油,雾化汽油颗粒会更加均匀,与压缩空气混合后能更加充分的燃烧,提高燃烧效率;柔性钢带强制回程方式有效避免传统内燃锤由于采用背压回程方式而带来的能量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内燃驱动式对击锻锤打击锻件时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39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弧形罩铆接工装
- 下一篇:钢棒端头快速墩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