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轻质耐火抗震隔墙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23563.3 | 申请日: | 2015-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07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 发明(设计)人: | 伍凯;曹平周;张贺;章恒;李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B2/74 | 分类号: | E04B2/74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窦贤宇 |
| 地址: | 21119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耐火 抗震 隔墙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定建筑物,尤其是一种预制式装配隔墙。
背景技术
随着施工人力成本、工期成本的不断增加,工厂预制化成为了建筑施工行业必然发展趋势。当今,建筑行业中已出现发展较为成熟的预制梁、柱等构件,也存在预制隔墙构件。
但是,现有的预制隔墙,多采用发泡混凝土填充,隔音性能差,自重大,增大了建筑荷载。并且,传统的框架结构,隔墙不具有抗震性能,这就导致了柱构件的截面较大,占用较多的建筑面积,对使用空间造成挤压。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轻质耐火抗震隔墙,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作轻质耐火抗震隔墙的方法。
技术方案:一种轻质耐火抗震隔墙,包括一组腹板相对设置的T形钢,固定于T形钢翼缘板内侧的方木,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T形钢腹板的若干组矩形钢管,设置于隔墙两侧的、两端分别与方木固定连接的桦木板和玻璃纤维。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在T形钢腹板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矩形钢管沿腹板的两侧交替布置。通过浸泡于阻燃剂溶液中,所述方木和桦木板形成有耐火层。所述方木通过碱性胶水粘接于T形钢腹板上。所述桦木板与方木螺接固定,所述玻璃纤维与所述方木粘接固定。
制备上述轻质耐火抗震隔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 轻质耐火抗震隔墙的制作:
步骤11. 将方木和桦木板打磨平滑,进入到浓度为7%的ZRM阻燃剂溶液中,保证阻燃剂溶液液面高出木材表面10厘米以上,在55℃至60℃的环境中浸泡1小时,取出烘干至合适湿度;
步骤12. 将矩形钢管焊接于T形钢的腹板上,焊接方式为三面围焊,不同的矩形钢管沿腹板的两侧交替布置;焊接完成后,刷涂防锈漆;
步骤13. 用耐火胶水将方木粘接于T形钢翼缘板的内侧;将玻璃纤维的两端分别粘接于方木上,玻璃纤维在墙体的两侧均匀布置;将桦木板铺设于墙体的两侧,端部通过自攻螺丝与方木固定连接;
步骤2. 墙体的安装:
步骤21. 若主体结构为钢结构或钢管混凝土结构,则将T形钢焊接在结构柱的表面;若主体结构为混凝土结构或型钢混凝土结构,则在墙体安装位置设置预埋件,将T形钢焊接于预埋件上。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墙体单元之间通过相邻墙体单元的T形钢的翼缘板相互焊接来固定连接,焊接方式为塞焊。
进一步的,上述制备轻质耐火抗震隔墙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 桦木板上刷涂木蜡油,形成防水层。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T形钢和矩形钢管作为骨架,自重轻,且具有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通过填充玻璃纤维,隔墙具有很好的隔音和隔热能力,在发生火灾时,能够避免钢材过热软化而丧失承载力;本发明与钢结构框架、型钢混凝土框架和钢管混凝土框架的连接非常方便,施工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是轻质耐火抗震隔墙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轻质耐火抗震隔墙的截面图。
图3a至图3e是轻质耐火抗震隔墙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是轻质耐火抗震隔墙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轻质耐火抗震隔墙主要包括:T形钢、方木、矩形钢管、桦木板和玻璃纤维。其中,每个隔墙的两侧为T形钢,T形钢1的腹板朝内相对设置,翼缘板相互平行。矩形钢管2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相邻T形钢的腹板上,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在T形钢腹板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矩形钢管沿腹板的两侧交替布置。继续参看图1的左上角和右下方,方木3固定设置于T形钢翼缘板的内侧。
转到图2,从截面上可以看出,桦木板5和玻璃纤维4设置于墙体的两侧,桦木板和玻璃纤维的两端分别与方木固定。从该图可以看出玻璃纤维4位于内侧,桦木板位于外侧。
在上述实施例或进一步的实施例中,
为了提高隔墙的耐火性能,可以采用如下方法:通过浸泡于阻燃剂溶液中,所述方木和桦木板形成有耐火层,或者在方木或桦木板表面涂覆或粘接耐火层。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包括螺接、粘接、铆接、榫接等。根据实际条件,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方木通过碱性胶水粘接于T形钢腹板上。桦木板与方木螺接固定,所述玻璃纤维与所述方木粘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35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筋桁架及预埋钢筋桁架的叠合板底板
- 下一篇:一种预制清水柱湿接缝连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