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高电源抑制比特性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522751.4 | 申请日: | 2015-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9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 发明(设计)人: | 罗萍;曹灿华;王军科;张翔;王骥;甄少伟;周孙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葛启函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电源 抑制 特性 低压 线性 稳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具有高电源抑制比特性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背景技术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owDropoutVoltageRegulator,LDR)作为现代电源管理芯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特点在于电路工作工程中没有BUCK的频繁开关动作,所以LDR的噪声非常小;且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输出电压纹波小、电路结构简单、所用元器件较少、集成后芯片面积小。LDR的技术指标主要包括:压差、线性调整率、负载调整率、负载阶跃响应以及电源抑制比(PowerSupplyRejectionRatio,PSRR)等。
图1是传统的LDR结构图。由误差放大器A1、PMOS管P1、NMOS管N1、功率管MP、电阻R1、R2、RL以及电容CP所组成。其中误差放大器A1放大基准电压与输出电压的差值,最后反馈给NMOS管N1,从而调节功率管的栅极电压,进而控制对电容CP充放电的大小,达到稳定输出电压的目的。电源抑制比作为低压差线性稳压的一个参数,其直接表现为输出电压对电源的敏感程度。
这种结构主要存在两个缺点:第一,该电路采用大的电容,不利于集成。随着现代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芯片越来越集成化以及片上系统(SystemOnChip,SOC)的大量涌现,这要求芯片易于集成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第二,电源抑制比较低。比如,对于一些给射频电路供电的LDR在中高频处就需要很高的电源抑制比特性,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中高频的PSRR。
由于目前传统的LDR采用片外补偿的方法,其主极点的位置比较低,因此存在电路在中高频率处的电源抑制特性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具有高电源抑制比特性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高电源抑制比特性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如图2所示,包括高通滤波电路、RC补偿电路和输出级电路;所述高通滤波电路由第五PMOS管P5、第六PMOS管P6、第七PMOS管P7、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二电容C2和电流源I1构成;所述第七PMOS管P7的源极接电源,其栅极和漏极互连,其栅极通过第二电阻R2后接第六PMOS管P6的栅极,其漏极接通过电流源I1后接地;电流源I1与第三电阻R3并联;第二电阻R2与第六PMOS管P6栅极的连接点通过第二电容C2后接地;第六PMOS管P6的源极接电源,其漏极接第五PMOS管P5的源极;第五PMOS管P5的漏接地;
所述RC补偿电路由误差放大器A1、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构成;误差放大器A1的输出端接第五PMOS管P5的栅极,其正向输入端依次通过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后接第五PMOS管P5的栅极,其负向输入端接基准电压;
所述输出级电路由功率PMOS管MP、第三电阻C3和第四电阻R4构成;功率POMS管MP的栅极接第六PMOS管P6漏极与第五PMOS管P5源极的连接点,其源极接电源,其漏极接误差放大器A1的正向输入端;功率PMOS管MP漏极与误差放大器A1正向输入端的连接点通过第三电容C3后接地;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阻R4并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27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