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根薯苗的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22247.4 | 申请日: | 2015-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4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宁运旺;董月;安霞;马洪波;张辉;张永春;许仙菊;汪吉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C05G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肖明芳 |
地址: | 21122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根薯苗 培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带根薯苗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甘薯生产传统上采用种薯育苗、剪苗扦插的种植方式,一般需要满足2个条件才能在生产上应用:(1)薯苗需“即剪即插”,因为剪切薯苗的贮藏期很短;(2)土壤墒情合适且具备浇定根水的条件(一般常需在降雨时栽插)。由于种薯苗床在薯苗剪切后需要一段时间肥水培育才能恢复,因此在甘薯的规模化生产中,一旦降雨(具备栽插条件)往往在短期内需要大量薯苗,从而需要较大的种薯苗床面积。为此,专利CN103210778A提供了一种工厂化薯苗培育方法,将种薯培育的剪切薯苗再次短期扦插在细土或营养土上,室内培育带根薯苗,该专利既可大幅提高单位面积薯苗数量,也可随时提供薯苗。专利CN101779560A也提供了一种带根薯苗的工厂化培育方法,具有培育周期短、大田移栽成活率高(抗旱力强、没有缓苗期)、结薯早、结薯多等优点,比剪切薯苗移栽增产20%以上。表明,甘薯带根苗的培育是一种适合工厂化、规模化的育苗方式,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甘薯属于块根作物,其根系的发展经过不定根、贮存根和块根3个阶段。传统上,甘薯剪切苗大田移栽后很快在埋入土壤的茎节处长出不定根,不定根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分化为贮存根,贮存根累积光合产物逐渐膨大成为块根,贮存根形成得越早,最终块根产量也越高。一般情况下,不定根分化为贮存根的过程在2-3周就已完成,而甘薯带根苗的培育过程一般也需要2-4周,也就是说,在理论上完全存在将不定根分化为贮存根的过程从大田移到室内的可能。表明,甘薯带根苗的培育不仅是薯苗培育方式上的革新,也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举措。
但目前的带根薯苗培育技术尚存在许多未知领域。具体地说,目前的带根薯苗培育技术更多地注重薯苗培育方式上的革新,鲜有在“根”(特别是在贮存根早形成)上做更进一步研究,如专利CN103210778A和CN101779560A均未明确有利于贮存根形成的培育技术。而在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中,甘薯“根”的形成与其所处的环境条件(培育基质的理化性质)密切相关,特别是氮素对其影响较大。本发明利用氮素形态来调控甘薯生长前期贮存根形成,并将之应用于带根薯苗的培育,迄今尚少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根薯苗的培育方法,以提高带根薯苗的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根薯苗的培育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育苗基质:因地制宜地选取锯末、草或农作物秸秆糠、蛭石、珍珠岩等具多孔特征、吸水性强的基质,与石英砂或河沙按质量比1:2混合后即得,不建议用含腐殖质较高的草炭。
(2)苗池准备:选择林木育苗用高脚穴盘(32~50孔,8.5~11cm深)作为苗池,也可参照专利CN101779560A所公开的方法在田间地头建设苗池。
(3)选苗:剪切含2个叶节以上,25cm左右无病虫害的茎蔓作为剪切苗。
(4)营养液配制:以Hoagland营养液或MS营养液为基础配方配制含氮营养液;其中,营养液的总氮浓度为16mM,铵态氮中氮的质量为含氮营养液中总氮质量的25~50%,硝态氮中氮的质量为含氮营养液中总氮质量的50~75%;同时,在含氮营养液中加入硝化抑制剂DMPP(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也可用其他硝化抑制剂,如双氰胺),以防止铵态氮发生变化。配制好的营养液含铵态氮4~8mM、硝态氮12~8mM、磷1mM、钾6mM、钙4mM、镁2mM、硫2mM、微量元素(铁0.014mM、锌0.00076mM、铜0.00032mM、锰0.009mM、硼0.046mM、钼0.00008mM)、DMPP0.017~0.023mM。
(5)基质装池:根据基质材料的吸水强弱,按每2公斤基质加入0.5~1.0升营养液的比例,将步骤(1)中准备的育苗基质与营养液搅拌均匀(基质湿度可简单判断,即用手握紧基质,以松开时不成团为准),装入苗池或穴盘。
(6)扦插:将步骤(3)准备的剪切苗直插于苗池或穴盘中,苗池扦插间距为3~4cm,穴盘扦插每穴1株。扦插后即浇定根水。
(7)培育:视苗情一般可在1周后浇水,浇水时用喷壶洒浇。3~4周后即得可移栽于大田的带根薯苗。
其中,铵态氮和硝态氮中氮的质量和为含氮营养液中总氮质量的100%。
步骤(4)中,所选用的硝化抑制剂应可溶于溶于水,其用量与硝化抑制剂种类有关,选用DMPP时,质量是营养液中总氮质量的1.5~2%,选用双氰胺(DCD)时,质量是营养液中总氮质量的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22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榨食用油的干燥、冷却装置
- 下一篇:面团分割滚圆机的偏心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