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海底油井的固井胶塞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20744.0 | 申请日: | 2015-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681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吴晋霞;朱玉杰;马兰荣;詹美玲;阮臣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33/134 | 分类号: | E21B33/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刘华联;张少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塞 固井胶塞 套管 海底油井 径缩部 顶塞 内腔 钻杆 隔水管 固井 内壁 径向向外延伸 彼此分离 区域设置 接合 中空的 泥浆 排出 通孔 连通 串联 海面 穿过 贯穿 延伸 | ||
1.一种用于海底油井的固井胶塞,所述海底油井与延伸到海面的隔水管相连,在所述海底油井内设有套管,在所述隔水管内设有与所述套管连通的中空的钻杆,所述固井胶塞设置在所述套管内,所述固井胶塞包括:
能彼此分离地串联在一起的底塞和顶塞,所述底塞和顶塞均包括贯穿的内腔,在所述底塞的内腔内设置有径缩部并且在所述径缩部下游的区域设置有能关闭和打开的通孔,
实体式底塞打开工具,所述底塞打开工具能穿过所述顶塞的内腔并与所述底塞的径缩部接合,
所述底塞和底塞打开工具均具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塞翼,所述底塞的塞翼能与所述套管的内壁紧密接触,所述底塞打开工具的塞翼能与钻杆的内壁紧密接触,
其中,在固井时,将通孔关闭并且向钻杆内投入底塞打开工具,所述底塞打开工具与径缩部接合并密封;在所述底塞打开工具的上方加压以使所述底塞与顶塞脱开并向下游运动直到预定位置,而所述顶塞不动;将所述底塞上的通孔打开,然后经钻杆和套管向套管与油井之间的环空内注入固井水泥以实现固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井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塞包括通过活动的第一挡块与所述顶塞相连的筒状的底塞本体,所述通孔形成在所述底塞本体的侧壁上,所述底塞的塞翼套设在所述底塞本体的所述通孔下游的区域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井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塞的塞翼包括延伸越过所述通孔的保护部,并且在所述底塞本体和所述保护部之间形成使所述通孔与外界连通的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固井胶塞,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塞的内部设有用于关闭或打开所述通孔的滑套,所述滑套通过第一剪钉与所述底塞本体相连,并且在所述滑套上设置有与所述通孔匹配的过流孔,
其中,当所述滑套与所述底塞相连时,所述过流孔处于所述通孔的上方,所述通孔关闭,当所述第一剪钉被剪断后,所述滑套沿所述底塞朝向下游运动直到所述过流孔与所述通孔对齐,所述通孔打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井胶塞,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塞本体的处于所述通孔下游的区域设置有凹槽,在所述滑套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卡簧,仅当所述过流孔与所述通孔对齐时,所述卡簧与所述凹槽配合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井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径缩部由设置在所述底塞本体内的底塞打开工具座形成,所述底塞打开工具座包括延伸到所述底塞本体的上游开口之外的上延伸部和向下游延伸的下延伸部,所述底塞打开工具座的上延伸部通过第二剪钉与所述顶塞相连,所述底塞打开工具座的下延伸部覆盖所述第一挡块并且终止于所述滑套的上方,
当所述底塞打开工具座与所述顶塞相连时,所述底塞打开工具座与所述滑套间隔开;当所述第二剪钉被剪断后,所述底塞打开工具座朝向下游运动并偏离所述第一挡块以使所述底塞与顶塞脱离;当所述底塞运动到预定位置后,所述底塞打开工具座推动所述滑套向下游运动,直到所述过流孔与所述通孔对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井胶塞,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塞本体的处于所述底塞打开工具座和所述滑套之间的区域设置有贯穿的传压孔,
当所述底塞打开工具座与所述顶塞相连时,所述传压孔与外界连通,当所述过流孔与所述通孔对齐时,所述传压孔封闭。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井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塞包括筒状的顶塞本体和套设在所述顶塞本体上的塞翼,所述底塞本体与所述顶塞本体通过所述第一挡块相连,所述顶塞本体通过第二挡块与井口部件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井胶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实体式顶塞打开工具,在所述顶塞本体内设置有顶塞打开工具座,所述顶塞打开工具能与所述顶塞打开工具座接合,通过在所述顶塞打开工具上游加压,而使所述顶塞与井口部件脱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井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塞的塞翼能与所述套管的内壁紧密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074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沉水植物种植工具
- 下一篇:重冕ZK9系列空间耐辐照光学玻璃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