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掺铽的复合导电绿色发光的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20557.2 | 申请日: | 2015-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01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师奇松;赵祎宁;杨明山;刘秀;秦丹璇;张鸣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D01F6/56 | 分类号: | D01F6/56;D01F1/10;D01D5/00;C07F5/00;C09K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9 | 代理人: | 司丽春,龚镇雄 |
地址: | 10261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导电 绿色 发光 纳米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掺铽的导电且绿色发光的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纤维是指直径为纳米尺度而长度较大的具有一定长径比的线状材料,此外,将纳米颗粒填充到普通纤维中对其进行改性的纤维也称为纳米纤维。狭义上讲,纳米纤维的直径介于1nm到100nm之间,但广义上讲,纤维直径低于1000nm的纤维均称为纳米纤维。由于纳米纤维的径向尺度小到纳米量级,其能显示出一系列特性,主要表现在: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等,并因此表现出一系列化学、物理主要是在光、热、声、电、磁等方面的特异性。制造纳米纤维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拉伸法、模板合成、自组装、微相分离、静电纺丝等。其中静电纺丝法以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生产效率相对较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它是将高分子溶液或熔融液通过静电纺丝装置制备出纳米/亚微米级的纤维丝。该技术已是成熟的现有技术,本专利申请将利用这一现有技术创制新的复合导电且绿色发光的纳米纤维。
本发明涉及的聚苯胺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导电高分子材料之一,其具有多样化的结构、独特的掺杂机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良好的稳定性和原料的价廉易得等优点,从而已经被广泛研究应用于化学传感器、能量转化储存、光致发光、微电子、光学储能等众多领域。而本发明涉及的铽-吡啶二元羧酸-邻菲罗啉配合物是一种重要的绿色荧光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电且绿色发光的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该纳米纤维导电性能好、发光强度高;其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以批量生产。
一种导电且绿色发光的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沉淀法制备铽-吡啶二元羧酸-邻菲罗啉发绿光配合物
将摩尔比为1:1.5:1的稀土氯化物TbCl3·6H2O、吡啶二元羧酸和邻菲罗啉(即1,10-菲罗啉)在溶剂中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加碱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至6-6.5后等待沉淀,过滤,洗涤沉淀物后干燥,即得到发绿光的配合物;
(2)纺丝液的配制
称取掺杂聚苯胺加入到溶剂中溶解,混合均匀后加入步骤(1)所得发绿光的配合物并缓慢加入高分子模板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并继续搅拌9-15h之后再静置,即得到静电纺丝前驱体溶液,其中所述掺杂聚苯胺、发绿光的配合物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质量比为(0.05-0.45):(0.09-0.45):1.8;
(3)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导电且绿色发光的纳米纤维
一种导电且绿色发光的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混合溶液的制备方法为:每0.001mol的稀土氯化物TbCl3·6H2O溶于8-12ml,优选为10ml的无水乙醇中得到TbCl3·6H2O的乙醇溶液;每0.0015mol的吡啶二元羧酸和每0.001mol的邻菲罗啉(即1,10-菲罗啉)分别溶于8-12ml,优选为10ml的无水乙醇后混合,配制成配体溶液,加热配体溶液至50-60℃,再将TbCl3·6H2O的乙醇溶液滴加到配体溶液中,得到混合溶液。
一种导电且绿色发光的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吡啶二元羧酸为2,6-吡啶二羧酸、2,5-吡啶二羧酸、3,4-吡啶二羧酸或3,5-吡啶二羧酸。
一种导电且绿色发光的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1)中所述加碱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至6-6.5后等待沉淀的具体方法为:用1M的NaOH溶液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至6-6.5后搅拌3小时后等待沉淀;其中所述洗涤沉淀物后干燥的方法为:将沉淀物依次用水和乙醇洗涤三轮,之后于60℃干燥12h。
一种导电且绿色发光的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溶剂为DMF,掺杂聚苯胺与DMF的质量比为(0.05-0.45):(8-9),所述掺杂聚苯胺、发绿光的配合物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质量比优选为0.18:0.27:1.8。
一种导电且绿色发光的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混合均匀的方法为超声20min之后常温搅拌,所述继续搅拌9-15h优选为继续搅拌12h。
一种导电且绿色发光的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2)所述高分子模板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优选为PVP K90,平均分子量为1300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05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冰箱包装结构
- 下一篇:夹胶玻璃用高温高压釜过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