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击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20459.9 | 申请日: | 2015-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75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 发明(设计)人: | 覃遵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聚合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G59/42 | 分类号: | C08G59/42;C08G59/20;C08L63/00;H01B3/4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陈凌,万志香 | 
| 地址: | 51135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抗击 腐蚀 环氧树脂 体系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和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抗击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因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存在能源资源地理分布不均衡、能源资源与负荷中心不均衡的现状,即用电负荷中心地区发展快,用电负荷大且用电需求增长过快,却往往比较缺乏一次能源,而一次能源蕴涵丰富的地区用电增长相对较慢或总体用电水平偏低。在这种能源资源地理分布不均衡、及其与负荷中心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下,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就必须实现电力大规模、远距离、高效率输送。
特高压(交流1000千伏及以上和直流±800千伏及以上的输电技术)电力输送是在超高压输电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实现电力大规模、远距离、高效率输送的最新技术。
美国、日本、苏联、意大利等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末或70年代初根据各国电力发展需要开始进行特高压输电的可行性研究。美国的AEP、通用电力、邦纳维尔电力公司、美国电力研究院(EPRI)等企业及机构均进行了特高压输电线路电的研究;日本的中央电力研究所(CRIPI)、东京电力公司(TEPCO)和NGK绝缘子公司也开展了特高压研究;苏联是世界上最早开展特高压输电技术研究的国家之一,也是迄今为止拥有特高压输电工程运行经验的国家之一;乌克兰也是世界上少数具有开发超/特高压设备能力的国家之一。多年来,各国开展的一系列特高压输电关键技术和设备制造研究探索工作,为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截至2014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为13.6亿千瓦,但同样存在着电力资源地理分布不均衡、能源资源与负荷中心不均衡的现状;为解决这一现状,建设特高压电网已经成为我国电力发展的必然趋势。2015年,国家电网特高压线路建设规划为“五交八直”,共13条,其中包括蒙西-长沙、榆衡-潍坊等特高压交流,以及锡盟-江苏、山西-江苏、上海庙-山东、蒙西-湖北等特高压直流线路都在规划中。不仅如此,国家电网还计划到2020年建成“五纵五横”,合计27条特高压线路。
在特高压输电过程中,“污秽环境下外绝缘子的配置”是其重大难点之一。因环境的恶化,如大气污染的日益严重,工业生产排出的含盐废气(包括钠、钾、钙等),实时对输电线路绝缘进行攻击,造成传统的绝缘子(玻璃或陶瓷类)表面的空气被“击穿”导致电网断电或其他线路故障或安全问题,给特高压输电线路正常运行带来了巨大隐患。目前,我国新建输电线路中,复合绝缘子的使用比例达到了43.7%,在特高压线路中,这一比例高达2/3。复合绝缘子为我国大电网的建设和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体系的复合绝缘子因其绝缘性好、抗抗拉强度高、抗恶劣环境污化能力强、成本低廉而逐步得到高电压输送线路的青睐,也在其行业得以迅速发展与应用。
基于此,用于特高压输电复合绝缘子的环氧树脂体系成了近几年的研发热点。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抗击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体系。
一种抗击穿耐腐蚀的环氧树脂体系,包括树脂、固化剂和促进剂,其中,
所述树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原料:
所述固化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原料:
所述促进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原料:
2-甲基-4-已基咪唑 60-90%
2-甲基咪唑8-22%
多元环氮碳氧硅与铬的螯合物2-1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3-氯-1,2-环氧丙烷改性双甲基-2,4-咪唑啉酮聚合物具有以下物性指标:粘度:1100-4800mpa.s;环氧值:0.63-0.83;易皂化氯含量:100-4350ppm;低分子聚合物(分子量低于5000的聚合物)的重量占比:≤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3-氯-1,2-环氧丙烷改性间苯二酚聚合物具有以下物性指标:粘度:2850-5850mpa.s;环氧值:0.55-0.59;易皂化氯含量:130-4750ppm;聚合度n=0的3-氯-1,2-环氧丙烷改性间苯二酚聚合物的重量占比:92.5-99.9%(凝胶色谱法测定);平均分子量:340-4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表氯醇改性p,p'-异亚丙基双酚聚合物具有以下物性指标:粘度:2200-4350mpa.s;环氧值:0.55-0.63;易皂化氯含量:150-1750p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聚合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聚合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04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08G 用碳-碳不饱和键以外的反应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
C08G59-00 每个分子含有1个以上环氧基的缩聚物;环氧缩聚物与单官能团低分子量化合物反应得到的高分子;每个分子含有1个以上环氧基的化合物使用与该环氧基反应的固化剂或催化剂聚合得到的高分子
C08G59-02 .每分子含有1个以上环氧基的缩聚物
C08G59-14 .用化学后处理改性的缩聚物
C08G59-18 .每个分子含有1个以上环氧基的化合物,使用与环氧基反应的固化剂或催化剂聚合得到的高分子
C08G59-20 ..以使用的环氧化合物为特征
C08G59-40 ..以使用的固化剂为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