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小型熔丝挤出三维成形机以及折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20113.9 | 申请日: | 2015-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6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钱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波 |
主分类号: | B29C64/118 | 分类号: | B29C64/118;B29C64/20;B33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11337 | 代理人: | 席小东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小型 挤出 三维 成形 以及 折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快速成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小型熔丝挤出三维成形机以及折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3D打印技术的迅猛发展,3D打印技术逐渐成为潮流,人们对3D打印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便携也逐渐成为3D打印机的一个发展方向。
现有的3D打印机,普遍具有占用空间大以及不易携带的问题,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小型熔丝挤出三维成形机以及折叠方法,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小型熔丝挤出三维成形机,包括安装座(1)、X轴运动装置(2)、Y轴运动装置(4)、Z轴运动装置(3)和框架(5);
其中,所述Y轴运动装置(4)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上,所述X轴运动装置(2)安装在所述Y轴运动装置(4)上,所述Z轴运动装置(3)安装在所述框架(5)上;
所述框架(5)位于所述安装座(1)的下方,所述框架(5)包括:左支撑板(6)、右支撑板(14)、后支撑板(8)和框架底座(12);
所述左支撑板(6)和所述后支撑板(8)的相交位置通过第1I型连接件(7.1)可折叠连接;所述右支撑板(14)和所述后支撑板(8)的相交位置通过第2I型连接件(7.2)可折叠连接;所述安装座(1)和所述后支撑板(8)的相交位置通过III型连接件(9)可折叠连接;所述框架底座(12)和所述后支撑板(8)的相交位置通过II型连接件(11)可折叠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1I型连接件(7.1)包括杆部(7.1.1)以及分别位于所述杆部(7.1.1)上下两端的上头部(7.1.2)和下头部(7.1.3);
从所述左支撑板(6)的后侧壁向后延伸出第1夹紧元件(6.1);从所述后支撑板(8)的左侧壁向左延伸出第2夹紧元件(6.2);所述第1夹紧元件(6.1)夹紧到所述杆部(7.1.1)的左侧,所述第2夹紧元件(6.2)夹紧到所述杆部(7.1.1)的右侧,进而形成可折叠部。
优选的,还包括:第1固定单元;
所述第1固定单元包括:第1凹槽(15)、第1弹簧定位销(17)以及多个通孔;
其中,所述第1凹槽(15)开设在所述左支撑板(6);在所述第1凹槽(15)内放置第1弹簧定位销(17);在所述第1弹簧定位销(17)的前进路径上,依次在所述左支撑板(6)的后侧壁、所述第1夹紧元件(6.1)、所述杆部(7.1.1)和所述第2夹紧元件(6.2)上开设有通孔;
当需要固定时,所述第1弹簧定位销(17)在第1凹槽(15)内向后移动,并依次通过各个通孔,将所述左支撑板(6)、所述第1夹紧元件(6.1)、所述杆部(7.1.1)和所述第2夹紧元件(6.2)固定到一起,最终达到固定所述左支撑板(6)和所述后支撑板(8)的作用;
当需要折叠时,将所述第1弹簧定位销(17)在第1凹槽(15)内向前移动,从各个通孔中抽离,从而实现所述左支撑板(6)和所述后支撑板(8)之间可折叠。
优选的,所述第2I型连接件(7.2)包括第2杆部以及分别位于第2杆部上下两端的上头部和下头部;
从所述右支撑板(14)的后侧壁向后延伸出第3夹紧元件;从所述后支撑板(8)的右侧壁向右延伸出第4夹紧元件;所述第3夹紧元件夹紧到所述第2杆部的右侧,所述第4夹紧元件夹紧到所述第2杆部的左侧,进而形成可折叠部。
优选的,还包括:第2固定单元;
所述第2固定单元包括:第2凹槽、第2弹簧定位销以及多个通孔;
其中,所述第2凹槽开设在所述右支撑板(14);在所述第2凹槽内放置第2弹簧定位销;在所述第2弹簧定位销的前进路径上,依次在所述右支撑板(14)的后侧壁、所述第3夹紧元件、所述第2杆部和所述第4夹紧元件上开设有通孔;
当需要固定时,所述第2弹簧定位销在第2凹槽内向后移动,并依次通过各个通孔,将所述右支撑板(14)、所述第3夹紧元件、所述第2杆部和所述第4夹紧元件固定到一起,最终达到固定所述右支撑板(14)和所述后支撑板(8)的作用;
当需要折叠时,将所述第2弹簧定位销在第2凹槽内向前移动,从各个通孔中抽离,从而实现所述右支撑板(14)和所述后支撑板(8)之间可折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波,未经钱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01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