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虾蟹壳为原料的可再生重金属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再生方法及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20008.5 | 申请日: | 2015-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267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 发明(设计)人: | 潘剑宇;万鹏;蔡冰娜;陈华;李濛晓妍;孙恢礼;孙小钰;孙大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01J20/24 | 分类号: | B01J20/24;B01J20/30;B01J20/34;B01D15/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朱聪聪;刘明星 |
| 地址: | 51030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蟹壳 原料 再生 重金属 吸附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以虾蟹壳为原料的可再生重金属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是通过以下步骤制备的:
A、虾蟹壳预处理:新鲜的或晒干的虾蟹壳经清洗、沥干、烘干、粉碎后得到壳粉;
B、脱无机盐处理:用盐酸溶液对步骤A的壳粉进行浸泡,沥干,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洗出液的pH值≥6,然后沥干、离心去水得到脱无机盐壳粉;
C、缓冲液浸泡处理:向步骤B的脱无机盐壳粉按料液比1:10~1:30加入pH值为7.5~10的含Na和/或K离子的强碱弱酸缓冲液进行浸泡,然后离心去水,再用去离子水冲洗至洗出液pH≤8,离心去水即得到可再生重金属吸附材料;所述的含Na和/或K离子的强碱弱酸缓冲液,其Na或K离子浓度大于等于0.04mol/L,或Na与K离子浓度之和大于等于0.04mol/L;所述的强碱弱酸缓冲液为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缓冲液、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硼砂-硼酸缓冲液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虾蟹壳为原料的可再生重金属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的清洗、沥干、烘干、粉碎,具体步骤为:新鲜的或晒干的虾蟹壳先用去离子水浸泡0.5~2小时、冲洗、沥干,再用95%乙醇浸泡0.5~2小时、沥干,然后55~75℃下烘干,并粉碎为20~80目壳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虾蟹壳为原料的可再生重金属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的用盐酸溶液对步骤A的壳粉进行浸泡,具体为:步骤A的壳粉按1:10的料液比加入0.01~1.5mol/L的盐酸溶液中进行浸泡0.5~2小时,所述的料液比为步骤A的壳粉与0.01~1.5mol/L的盐酸溶液的质量体积比,单位为g/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虾蟹壳为原料的可再生重金属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的所述的浸泡,时间为0.5~2小时。
5.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虾蟹壳为原料的可再生重金属吸附材料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再生的重金属吸附材料置于吸附柱中,以5倍体积以上去离子水冲洗,2.5~5BV/h;2倍体积以上0.01~1.5mol/L盐酸冲洗0.5~1BV/h;3倍体积去离子水冲洗2.5~5BV/h;1倍体积0.01~0.5mol/L NaOH溶液冲洗0.5~1BV/h;2倍体积以上的0.5mol/L NaCl-0.05mol/L NaOH碱盐液冲洗,0.5~1BV/h;去离子水冲洗至流出液pH≤8,抽干获得再生的重金属吸附材料。
6.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虾蟹壳为原料的可再生重金属吸附材料在吸附水、水产动物酶解液、水产植物提取液、草药提取液及其他食品饮料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的脱除方面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金属离子为镉离子、铅离子、铜离子或铬离子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2000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