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送带式点胶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19448.9 | 申请日: | 2015-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27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任新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门名驰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C11/10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36 | 代理人: | 李浩成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送带 式点胶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点胶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输送带式点胶机构。
背景技术:
点胶工艺在工业生产中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传统的点胶是靠工人手工操作的,随着自动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手工点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工业上的需求而逐渐被自动点胶机替代。自动点胶机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如集成电路、印刷电路板、电子元器件、汽车部件、手袋、包装盒等。自动点胶机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的品质,能够实现一些手动点胶无法完成的工艺。
然而,现有的自动点胶机一般采用的是转盘式或者是人工将待加工的电路板放置在平台上,通过移动式的点胶装置的点胶头移动进行点胶,其需要人工上料和人工固定,效果有限,而且效率并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输送带式点胶机构,它通过输送带输送电路板,在输送中对电路板进行点胶,其效率高,速度块,无需人工上料。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一种输送带式点胶机构,包括输送带和机架,所述输送带张紧在两个传动辊上,传动辊的两端铰接在两个竖直支腿上,竖直支腿固定在底面上,其中一个竖直支腿上固定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驱动轮,驱动电机固定的竖直支腿处的传动辊的一端固定有传送轮,皮带张紧在传送轮与驱动轮上,机架固定在地面上,机架的顶板伸入输送带中,并处于输送带的上部的输送部的背面,机架的顶板的两侧固定有多个压紧气缸固定架,压紧气缸固定架的上部处于输送带的边部上方,压紧气缸固定架的上部固定有压紧气缸,压紧气缸的推杆竖直向下并固定有弹性夹持块,机架的顶板上固定有上支撑架,上支撑架的上部支撑板处于输送带的上方,上部支撑板的两侧固定有无杆气缸,连接板固定在两个无杆气缸的滑块上,连接板上固定有点胶装置,点胶装置的点胶头向下伸出上部支撑板上具有的长形通槽并处于输送带的上方。
所述点胶装置包括筒体,筒体固定在连接板上,筒体的顶部固定有密封盖,密封盖的顶面固定有推动气缸,推动气缸的推杆向下穿过密封盖并伸入筒体中,推动气缸的推杆的端部固定有压板,压板的外侧壁与筒体的内侧壁相配合,压板的外侧壁上嵌套有密封圈,密封圈弹性压靠在筒体的内侧壁上,连接板上具有的竖直通孔与筒体相通,连接板的底面固定有滴胶筒,滴胶筒与竖直通孔相通,滴胶筒的底端固定有点胶头,点胶头与滴胶筒相通。
所述筒体的上部侧壁具有胶液连接螺孔,堵头螺接在胶液连接螺孔。
所述筒体的胶液连接螺孔的边部外壁具有环形凹槽,环形主密封圈嵌套在环形凹槽中,堵头的端部压靠在环形主密封圈上。
本发明的突出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它通过输送带输送电路板,在输送中对电路板进行点胶,其效率高,速度块,无需人工上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输送带与传动辊之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如图1至4所示,一种输送带式点胶机构,包括输送带10和机架20,所述输送带10张紧在两个传动辊11上,传动辊11的两端铰接在两个竖直支腿12上,竖直支腿12固定在底面上,其中一个竖直支腿12上固定有驱动电机13,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上固定有驱动轮14,驱动电机13固定的竖直支腿12处的传动辊11的一端固定有传送轮15,皮带16张紧在传送轮15与驱动轮14上,机架20固定在地面上,机架20的顶板伸入输送带10中,并处于输送带10的上部的输送部101的背面,机架20的顶板的两侧固定有多个压紧气缸固定架21,压紧气缸固定架21的上部处于输送带10的边部上方,压紧气缸固定架21的上部固定有压紧气缸22,压紧气缸22的推杆竖直向下并固定有弹性夹持块23,机架20的顶板上固定有上支撑架24,上支撑架24的上部支撑板25处于输送带10的上方,上部支撑板25的两侧固定有无杆气缸26,连接板27固定在两个无杆气缸26的滑块261上,连接板27上固定有点胶装置30,点胶装置30的点胶头31向下伸出上部支撑板25上具有的长形通槽251并处于输送带10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门名驰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海门名驰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94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