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炉汽化冷却烟道的冷却部件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19327.4 | 申请日: | 2015-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3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巫恩伟;王军;付涛;蔡连祥;陆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联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C21C5/5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5628 江苏省苏州市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炉 汽化 冷却 烟道 部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冶金过程中的辅助设备,尤其是一种电炉汽化冷却烟道的冷却部件。
背景技术
电炉的汽化冷却烟道时实现能源回收以及绿色生产的必要设备之一,其用于将电炉炼钢过程中产生的烟气进行冷却并回收。为对烟气进行有效冷却,现有的电炉汽化冷却烟道往往依靠在电路外部设置冷却管道,并通入冷却水以实现烟气的冷却;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其冷却效果并不理想,具体体现在烟气未能充分冷却,冷却水易于出现水汽饱和而导致管道过热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炉汽化冷却烟道的冷却部件,其可使得烟道的冷却效果,以及烟道的使用寿命均得以改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炉汽化冷却烟道的冷却部件,所述电炉汽化冷却烟道包括有依次首尾相连的固定段烟道、中间段烟道以及尾段烟道。所述电炉汽化冷却烟道的冷却部件包括有多根设置在烟道外部,且沿烟道外壁成螺旋分布的烟道冷却管道,以及多根设置在烟道内部,且平行于烟道轴线进行延伸的烟气冷却管道;所述烟道冷却管道通过第一进水管道与第一回水管道连接至设置在电炉汽化冷却烟道外部的除氧器,除氧器与第一进水管道之间设置有低压循环水泵;所述烟气冷却管道通过第二进水管道与第二回水管道连接至设置在电炉汽化冷却烟道外部的汽包,汽包与第二进水管道之间设置有高压循环水泵。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电炉汽化冷却烟道的冷却部件中至少包括有35根烟道冷却管道。采用上述设计,其通过增加烟道冷却管道的数量,使得除氧器内的冷却水在一个循环周期内在烟道内的进程有所减少,从而避免了冷却水出现水汽过饱和现象,进而导致烟道的冷却效果受到影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电炉汽化冷却烟道的冷却部件中至少包括有70根烟道冷却管道。采用上述设计,其通过进一步增加烟道冷却管道的数量,使得烟道的冷却效果得以进一步的改善;同时,其通过多根烟道冷却管道在烟道上的均匀分布,使得烟道各个位置均可得以良好的冷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每一根烟道冷却管道所连接的第一进水管道的外径至少为250毫米,其管壁厚度至少为7毫米。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增加第一进水管道的直径,使得冷却水的供水流量得以增加,从而使得冷却效果得以改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每一根烟道冷却管道所连接的第一回水管道的外径至少为300毫米,其管壁厚度至少为10毫米。采用上述设计,其通过增加第一回水管道的直径,使得冷却水的循环效率得以改善,从而使得冷却水的水温可保持在低温状态,进而使得其冷却效果得以改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电炉汽化冷却烟道的冷却部件包含有至少2台低压循环水泵,以及至少一台备用低压循环水泵;每台低压循环水泵均连接有一个第三进水管道;所述电炉汽化冷却烟道的冷却部件中,其于固定段烟道的端部设置有汇流管道,多根第一进水管道均连接至汇流管道,多根第三进水管道分别连接至汇流管道。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多台低压循环水泵的设置,使得供水的流量得以改善,并通过备用低压循环水泵的设置,有效避免了低压循环水泵故障状态下,需停工检修的现象;与此同时,汇流管道的设置使得各个位置的烟道冷却管道的进水分配更为均匀。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三进水管道的外径至少为250毫米,其管壁厚度至少为7毫米;所述汇流管道的外径至少为300毫米,其管壁厚度至少为8毫米。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第三进水管道的设置,使得其可适用于水泵的大流量供水,以使得后续的冷却水流量得以改善,进一步增加了烟道冷却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除氧器与多个低压循环水泵以及备用低压循环水泵之间通过连接至除氧器的出水总管,以及与各个低压循环水泵连接的出水支管进行连接;所述出水总管的外径至少为400毫米,其管壁厚度至少为8毫米。采用上述设计,其可通过出水总管的直径设置,使得后续的大流量冷却水供水得以实现。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电炉汽化冷却烟道的冷却部件,其通过烟道冷却部件的结构设置,使得其冷却水路得以优化,并通过冷却水路的直径设置使得其可实现大流量的冷却水供水,并可有效避免冷却水的水汽过饱和现象,从而使得其冷却效果得以保障,并避免烟道冷却部件出现漏水等现象,进而确保了烟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烟道冷却管道以及烟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烟气冷却管道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联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联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93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