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丝网印刷用感光性树脂组成物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18705.7 | 申请日: | 2015-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83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 发明(设计)人: | 外谷佳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菱新材料(厦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3F7/027 | 分类号: | G03F7/027;G03F7/004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丝网 印刷 感光性 树脂 组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期安定性出色的、高性能丝网印刷用感光性树脂组成物,其包括:成分A:聚乙烯醇类2~20%、成分B:水10~60%、成分C:水性树脂乳胶1~90%、成分D:光硬化性树脂2~30%、成分E:光引发剂0.004~6%、成分F:阻聚剂0.00002~0.1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和丝网印刷用感光性树脂组成物有关。
背景技术
近年,丝网印刷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电子行业微细化、高精密度化的高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原来的高压水银灯和金属卤素灯逐渐被最近出现的LED所替代,并越来越普及。而且,近期,不需要菲林片就可以直接通过CAD数据激光扫描曝光的丝网制版印刷技术也在急速发展、普及。所以,丝网印刷用感光性树脂的高性能要求也需要不断的更新、提高,才来迎合丝印市场的高要求。
高压水銀灯、金属卤素灯(metal halide lamp)属于在紫外波长范围内拥有多种波长的高能量紫外峰的灯源,所以,可以比较容易的使感光树脂充分硬化。为此,以前感度慢、稳定性还可以的感光性树脂,在此种光源下,也可以使用。
然而,现在越来越普及的LED灯和直接激光描画制版的光源使用的是单波长光源,而且直接激光描画制版光源也有超越紫外領域的蓝光激光描画(可使感光树脂达到瞬時硬化的效果)。所以,和原来的灯源对比,因为单波长光源光能量小,使得以前感度慢的感光树脂已不能充分硬化,所以,以前感度慢、稳定性还可以的感光性树脂已不能满足新型工艺的需求。
因此,需要一种高感度化和稳定性优的新型感光树脂才能达到要求。此种高性能的丝网印刷用感光性树脂是采用一般的含光硬化性树脂(成分D)。这些光硬化性树脂本身具有自由基聚合性,容易自身聚合反应,通常需要添加阻聚剂阻止此种自身聚合反应的发生。
一般具有代表性的阻聚剂为:对苯二酚、对羟基苯甲醚等的应用最为广泛。
阻聚剂的添加是为了在长期保管、运输过程、水溶性重氮树脂类混合时、制版时等无聚合反应,保证胶体的安定性。阻聚剂的添加越多,硬化性越低下,可是如果阻聚剂添加量太少,硬化性虽然不会低下,但保存时不能充分抑制聚合反应,胶体安定性不能保证。
同时,为了得到高感度、高精度、高耐性等的高性能丝网印刷用感光性树脂,有时会使用反应性高的光硬化性树脂和光引发剂来提高性能,但缺点是反应性越高,反而使得稳定性差。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阻聚剂多量添加,虽解决了稳定性问题,但重要的感光性能-感度、架桥性就会低下,如果在此基础上,再添加其他各种添加剂,会使得稳定性更加恶化。
另外,如使用的是一般阻聚剂(对苯二酚、对羟基苯甲醚),因其在胶体中阻聚能力不够,也会导致感光胶添加水溶性重氮树脂类后易出现稳定性差的现象,原因是在有氧气的情况下,氧的自由基传递给对苯二酚、对羟基苯甲醚等阻聚剂,使其活化,活化后的阻聚剂可以使光硬化树脂类(成分D)的自由基猝灭,而在氧气浓度低下的情况下,阻聚剂无法活化,光硬化树脂类(成分D)的自由基无法猝灭,反应将持续下去,造成稳定性低下。还有在高温的情况下,温度的影响使得自由基的聚合反应加快,所以出现粘度升高或凝胶现象,从而也使得PS版的保存稳定性低下,导致丝网印刷版显像不良的现象发生。
例如:感光胶在刚生产好后添加水溶性重氮树脂类,不会出现粘度偏高或凝胶现象,但将感光胶放置一段时间后,里面的氧气含量低,再添加水溶性重氮树脂类,就出现粘度升高或凝胶现象,由此,可以看出胶体的稳定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长期安定性出色的、高性能丝网印刷用感光性树脂组成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丝网印刷用感光性树脂组成物,其成分包括:成分A:聚乙烯醇类2~20%、成分B:水10~60%、成分C:水性树脂乳胶1~90%、成分D:光硬化性树脂2~30%、成分E:光引发剂0.004~6%、成分F:阻聚剂0.00002~0.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菱新材料(厦门)有限公司,未经田菱新材料(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87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