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电梯维保监督方法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17970.3 | 申请日: | 2015-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7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蔡建平;吴剑钟;霍梅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
主分类号: | B66B5/06 | 分类号: | B66B5/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张宇娟 |
地址: | 31001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加速度 传感器 电梯 监督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控制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电梯维保监督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梯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根据文献和电梯厂家的维修记录,电梯发生设备故障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①电梯本身的性能质量和电梯的安装质量;②电梯的管理、使用和维修保养不到位。从我国电梯事故统计情况看,发生事故更多间接原因是由于电梯的维护保养不到位造成的。
目前国内电梯维修保养方面普遍的做法主要是依靠电梯公司每15日一次的定期维保和地方质监局的年检。据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电梯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维护保养,但在质监部门的日常检查中发现,有的电梯使用单位并没有做到这点。不同场合的电梯,使用频度不同,相应的电梯损耗程度也不同,需要得到的保养等级也应有区别,而原有保养模式相对被动。
在授权公开号为100415625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使用传感器检测电梯运行超速,异常抖动等状态,并启动制动措施的方法,这种方法涉及了发生故障时的探测和解决办法,但是不能实现故障预警的功能。
目前电梯维保的时间长短,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电梯维保时间以日历自然天数为依据,没有和电梯实际移动距离Ls,实际运行时间Ts及实际启停次数Qs三个参数(Ls、Ts、Qs)挂钩,维保缺乏科学性,维保效果不佳。
2)各厂家生产的电梯,由于控制系统的不同,在与电梯原有电气独立的方式下,无法获取电梯实际移动距离Ls,实际运行时间Ts及实际启停次数Qs等参数。
3)现有基于固定周期的维保方式,由于无法获知电梯使用频度,因而无法有效监控和监管频繁运行的电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电梯维保监督方法与装置,使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电梯运行时的加速度参数as,计算电梯实际使用参数,并与电梯安全运行维修保养规定的相关参数相比较,当超出规定时,及时提醒电梯用户进行保养。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电梯维保监督方法,基于独立于电梯原有电气控制系统的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电梯运行时的加速度参数as,运用力学公式和数学模型,计算出电梯实际移动距离Ls、实际运行时间Ts、实际启停次数Qs三个参数,将上述三个参数与电梯安全运行维修保养规定的移动距离Lb、运行时间Tb、启停次数Qb三个参数相比较,当电梯实际移动距离Ls、实际运行时间Ts、实际启停次数Qs超出安全运行维修保养规定的参数时,发出保养信息,提醒用户及时保养。
进一步的,所述电梯实际移动距离Ls、实际运行时间Ts的计算方法为:电梯n次移动以后,移动距离运行时间其中i代表任意一次电梯的移动,n代表电梯总的移动次数,电梯任意一次从开始到停止的移动距离li=lk+ly+lt,lk为电梯加速过程移动的距离、ly为电梯匀速过程移动的距离、lt为电梯减速过程移动的距离,电梯任意一次从开始到停止的运行时间ti=t4-t1,t1为启动电梯时刻,t4为电梯停止运动时刻。
进一步的,当满足表达式(Ls>Lb)+(Ts>Tb)+(Qs>Qb)=1时,即满足(Ls>Lb)或满足(Ts>Tb)或满足(Qs>Qb)任意条件时,判定电梯实际运行参数超出维修保养规定的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未经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79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升降设备喷枪式防坠落装置
- 下一篇:高层救援升降机自动收放软轨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