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硝酸生产中对压缩机进口空气进行冷冻脱湿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517788.8 | 申请日: | 2015-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4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 发明(设计)人: | 田家民;汪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39/16 | 分类号: | F04B39/16;B01D53/26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 地址: | 2392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硝酸 生产 压缩机 进口 空气 进行 冷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双加压硝酸生产中利用副产的0.4~0.5MPa低压水蒸气将空气进行冷冻脱湿处理,从而提高空气压缩机压缩效率增加气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空气具有湿度及空气中含有水蒸汽,且空气的温度越高,他所容纳的水蒸气的能力就越高。空气中水蒸气的饱和度与空气的成份本身无关,而至于水蒸气的温度有关。假如饱和的空气的温度降低到露点以下和空气中有凝结核的话空气中的水就会凝结。
如果对空气进行冷冻处理空气中的水分就会析出使空气相对干燥,而干燥的空气与湿空气相比在单位体积或质量下干空气中的氧含量更多。另一方面经过冷冻处理的空气温度较低通过简单的气体状态方程:PV=nRT,可以看出低温有利用压缩压缩低温气体将比压缩高温气体消耗更少的轴功率,同等风量下,可使压缩机功耗下降约10%。同时气体温度降低使空气密度增加,质量流量增大,提高的压缩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利用双加压硝酸生产中副产的0.4~0.5MPa低压水蒸气,对空气进行冷冻脱湿处理,提供的一种硝酸生产中对压缩机进口空气进行冷冻脱湿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硝酸生产中对压缩机进口空气进行冷冻脱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双加压硝酸生产中副产的0.4~0.5MPa低压水蒸气,作为溴化锂冷冻机组发生器的热源,使机组制冷器实现制冷液循环制冷;
b.将溴化锂冷冻机组的制冷液引入到冷冻脱湿器中的高效热交换器中,经过滤的空气经过高效热交换器被冷冻处理,冷冻处理后的空气中的冷凝水从冷冻脱湿器底部流出;
c.在冷冻脱湿器中,冷冻处理后的空气再经过除雾器处理,进一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除雾器处理后吸收的冷凝水从冷冻脱湿器底部流出;
d.经过除雾器处理后的干燥冷冻空气送入到空气压缩机进口。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硝酸生产中对压缩机进口空气进行冷冻脱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a.冷冻脱湿器,冷冻脱湿器包括空气进口及空气出口,冷冻脱湿器中设有高效换热器和除雾器,高效换热器和除雾器之间的冷冻脱湿器底部设有冷凝水储槽;
b.溴化锂冷冻机组,双加压硝酸生产中副产的0.4~0.5MPa低压水蒸气与溴化锂冷冻机组的发生器连接,溴化锂冷冻机组制冷器通过管道与冷冻脱湿器中的高效换热器连接;
c.设置第一空气过滤器,第一空气过滤器出口与冷冻脱湿器空气进口连接;
d.冷冻脱湿器空气出口与空气压缩机进口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有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设置第二空气过滤器,第二空气过滤器出口与空气压缩机进口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经过冷冻处理后的空气温度降低,使空气密度增加,含氧量增加,质量流量增大,吸入压缩机后,可增加硝酸装置产量。空气除湿后,可使压缩机的轴功率降低。同等风量下,可使压缩机功耗下降约10%;产量增加的情况下,压缩机能耗也有所下降。增加脱湿后,透平压缩机(轴流压缩机)消耗的功率大约降低514kW,节能率大约7.86%。二次除尘后,减轻风机磨损;进气干燥,避免工艺装置腐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及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硝酸生产中对压缩机进口空气进行冷冻脱湿装置,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a.冷冻脱湿器,冷冻脱湿器包括空气进口A及空气出口B,冷冻脱湿器中设有高效换热器和除雾器,高效换热器和除雾器之间的冷冻脱湿器底部设有冷凝水储槽C,冷凝水储槽C通过泵连接工艺水槽;高效换热器和除雾器均为公知产品,除雾器中设有吸水填料,如氯化钙的等。
b.溴化锂冷冻机组,它为公知产品,本发明中,双加压硝酸生产中副产的0.4~0.5MPa低压水蒸气通过管道与溴化锂冷冻机组的发生器连接,溴化锂冷冻机组制冷器通过管道及冷水循环泵与冷冻脱湿器中的高效换热器连接,除盐水通过管道连接于冷水循环管道中,以补充循环水;
c.设置第一空气过滤器,它为公知产品,第一空气过滤器出口与冷冻脱湿器空气进口A连接。
d.冷冻脱湿器空气出口B与空气压缩机进气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77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