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516596.5 | 申请日: | 2015-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9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 发明(设计)人: | 宁贻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贻伟 |
| 主分类号: | A61K36/752 | 分类号: | A61K36/752;A61K36/79;A61P25/20;A61K33/34;A61K35/6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失眠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睡眠不足、入睡困难、早醒,患者一般进入睡眠的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缩短,在入睡过程中生理性觉醒增多。失眠主要表现为入眠困难或早醒,常伴有睡眠不深或多梦,轻者入眠艰难;严重者可彻夜不眠。失眠常常是由身体因素和精神因素引起的。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失眠的发病率已经越来越高,失眠会导致人体免疫力减退并加速人体衰老。长期失眠,易引起头昏沉、精神不振,情况不稳,注意力减退,并会导致各种慢性病,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
西医治疗失眠是调整高级神经活动机能,具有一定的疗效,目前国内常用治疗失眠的药品有:巴比妥、阿米妥、司可娜、冬那灵、眠尔通等。中医治疗失眠主要以增强其体质、调理五脏经络为主;常用的药品有归脾丸、天王补心丹、安神补脑口服液、安神宁心片、睡安胶囊。这些药品只能治标不治本,会形成对安眠药的依赖,又由于这类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长期服用还可能引起比失眠更严重的其它疾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失眠的药物,本药物为纯中药配方,可以针对失眠,缓解率高、疗效好、见效快、标本兼治且无毒副作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失眠的中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药材制成:川芎15-29份,五味子12-24份,瑞香狼毒3-8份,筚拨5-14份,地龙12-26份,荆芥穗炭3-7份,柏子仁3-8份,胆矾2-9份,白术9-17份,茵陈13-25份,锡金报春5-10份,莱菔子2-9份,枳实3-11份。
优选的,所述中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药材制成:川芎20-25份,五味子15-20份,瑞香狼毒4-7份,筚拨8-12份,地龙15-20份,荆芥穗炭4-6份,柏子仁4-6份,胆矾4-6份,白术10-15份,茵陈16-20份,锡金报春6-8份,莱菔子5-8份,枳实6-8份。
进一步的,所述药物由下述重量份数的药材制成:川芎22份,五味子17份,瑞香狼毒5份,筚拨10份,地龙17份,荆芥穗炭5份,柏子仁5份,胆矾5份,白术12份,茵陈18份,锡金报春7份,莱菔子7份,枳实7份。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制备成丸剂、颗粒剂或汤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凉血,生津滋阴,养心安神的功效,而且使用方便,作用迅速、治疗效果明显,成本低廉、无任何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所述中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药材制成:川芎22份,五味子17份,瑞香狼毒5份,筚拨10份,地龙17份,荆芥穗炭5份,柏子仁5份,胆矾5份,白术12份,茵陈18份,锡金报春7份,莱菔子7份,枳实7份。
配制及服用方法:将处方量药材洗净,没水浸泡45min,加上为药物8倍的水,于砂锅中熬制,煎第一遍时,大火煮开,小火加热40分钟,将药汤倒在器皿里,再煎第二遍,加入4倍量的水,大火煮开,小火煮20min,过滤出药液,合并药液,制成汤药。每天一剂,每日两次,饭后服用,7天为一个疗程。
临床资料1、病例
选取10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其中,男性50例,女性50例。
2、治疗方法
每天一剂,分两次服用,饭后口服,每个疗程7天,连续服用3个疗程。
3、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症状消失,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小时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神充沛。
显效:症状缓解,睡眠时间增加3小时以上,睡眠深度增加。
有效:症状改善,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小时。
无效:症状如前,治疗后失眠无明显改善或反加重。
4、治疗效果
临床治愈65例,占65%;显效12例,占12%;有效21例,占11%;无效2例,占2%。
典型病例
病例1:黄某,女,47岁,患有失眠一余年,失眠频率高,皮肤暗淡无光、心烦气躁,食欲差,多方治疗无效,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每日一剂,连服3个疗程后,失眠频率明显降低,心情也得到改善,后继续服用3个疗程以巩固疗效,后两个月内无失眠。
病例2:孙某,男性,32岁,忙于找工作,白天压力较大,晚上回家睡不着觉,经常熬到一点多,才能入睡,且经常做梦,稍微有点声响,便会被惊醒,睡眠治疗很差,导致白天没精神。服用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2个疗程后,睡眠时间逐渐增长,继续服用2个疗程后,可进入深度睡眠,质量明显提高,白天精神充足,无其他不适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贻伟,未经宁贻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65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