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却微通道扁管挤压模具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16581.9 | 申请日: | 2015-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29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 发明(设计)人: | 周秋芳;梅小明;房荣胜;王文定;王超;周俞;崔韬;薛云;陈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瑞斯乐复合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B21C29/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112 | 代理人: | 黄明哲,朱戈胜 |
| 地址: | 225600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挤压 模具 及其 冷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通道扁管挤压模具及其冷却方法。
背景技术
微通道扁管在汽车空调、家用和商用空调或其他行业的热交换器中广泛应用,微通道铝扁管的截面非常小,一般在10mm2左右,即使采用多孔挤压挤压比也会远远超出8~50的工艺规范,甚至达到500以上,由于挤压比极大造成极大的挤压力和摩擦力,因此微通道扁管的挤压加工模具会产生非常高的挤压温度,达到600℃以上,即使使用了镶钨钢的模具、硬度达到HRA 90以上,在600℃以上也会因模具的温度过高而加速它的磨损。
为了维护模具的寿命,必须让模具的温度保持在590℃以下,因此挤压速度保持在50m/min以下,但是产量却无法提高、效益也会达不到理想化的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通道扁管挤压模具及其冷却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微通道扁管挤压模具在工作过程中因产生的高温而加快磨损、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微通道扁管挤压模具,包括依次叠加设置上模、下模、前垫、后垫和模环,所述上模、下模为筒状结构,下模中嵌有内嵌件,内嵌件与前垫接触;模所述模环、后垫、前垫和内嵌件中均设置有通孔一,各个通孔一同轴连接形成模具型腔;所述模环、后垫和前垫中均设置有通孔二,各个通孔二同轴连接形成液氮流入通道;所述前垫靠近内嵌件的一侧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与液氮流入通道相通;所述内嵌件中开设有至少一个出气通道,出气通道的一端与环形槽连通,另一端与模具型腔连通。
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嵌件为钨钢材质,增加了内嵌件的强度,防止模具过快磨损,提高模具的寿命。
进一步改进,所述前垫、后垫和模环为圆盘状,便于微通道扁管挤压模具的整体加固。
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气通道为两个,增大了氮气的流通,保证氮气充满模具型腔。
一种冷却微通道扁管挤压模具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液氮通过液氮流入通道输入环形槽中,再经过出气通道进入模具型腔,预冷微通道扁管挤压模具。
步骤二,向微通道扁管挤压模具的上模中放料并挤压,持续向微通道扁管挤压模具中通入液氮,保持微通道扁管挤压模具持续处于设定的温度范围内。布微通道扁管挤压模具工作过程中,铝件在上模中被挤压进入模具型腔中形成微通道扁管,由于巨大的挤压摩擦力,造成模具产生高温,在此期间,液氮通过通道进入环形槽中,由于环形槽通过出气通道与模具型腔连通,所以环形槽中温度也很高,使得液氮进入环形槽后立即气化,使模具快速冷却;气化后的氮气沿着出气通道吹进模具型腔中,使成型的微通道扁管产品快速冷 却,同时让模具型腔充满氮气,可防止产品在高温中的氧化。
步骤三,挤压工作完成之后,持续通入液氮一段时间,使微通道扁管挤压模具达到设定停机温度,然后停止向微通道扁管挤压模具中通入液氮。
在挤压微通道扁管的过程中液氮持续不停的按一定的量注入到挤压模具中使模具急剧冷却,保证微通道扁管挤压模具的工作温度为500-550℃,使微通道扁管产品流出的温度下降到550℃以下,微通道扁管挤压模具工作时的挤压速度为50-100m/min,从而使生产效益提高1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述微通道扁管挤压模具及其冷却方法,通过设置液氮冷却方法,持续不停的将液氮按一定的量注入到挤压模具中使模具急剧冷却,解决了微通道扁管挤压模具在工作过程中因产生的高温而加快磨损的问题,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2、本发明所述微通道扁管挤压模具及其冷却方法,通过持续不停的将液氮按一定的量注入到挤压模具中使模具急剧冷却,使挤压速度增加到100m/min,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微通道扁管挤压模具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是图1的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瑞斯乐复合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扬州瑞斯乐复合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65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调测的方法、主控板和业务板
- 下一篇:一种金属复合带纵包成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