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充电状态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15903.8 | 申请日: | 2015-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73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郝宁;刘飞;解霏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2 | 分类号: | G01R31/38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林祥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充电 状态 方法 装置 | ||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检测充电状态的方法及装置,用以避免无法识别充电协议而导致的充电失败现象。所述方法包括:监测USB接口在所述终端设备的插入端的电源线上的实时电流;根据所述实时电流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充电状态;如果充电状态表示充电异常,指示重新识别充电器的充电过程。本公开技术方案可以避免由于无法正确识别充电协议而导致的充电异常,提升用户体验,完善终端设备的充电功能。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简称为USB)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充电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USB接口是USB-IF制定的标准,为确保线缆电源线(Vbus)先于数据(data)线插入主机(host),保证电源线首先被检测到,插入(Plug)端的电源线(Vbus)/接地线(GND)的长度需要比数据线(D+/D-)的长度长,上述设计会导致电源和信号在相互检测时有延迟,并且延迟时间取决于用户插拔的速度。USB-IF充电规范的1.2版本(简称为BC1.2协议)虽然规范了延迟的最长时间,但是其已经无法满足快速高效的充电要求。相关技术中,被充电设备上的电源管理芯片在充电时序上符合BC1.2协议后,再进行快速充电协议(Quick Charge2.0,简称为QC2.0协议)的识别,通过电源管理芯片在时间上判断是BC1.2协议还是QC2.0协议。在使用USB接口充电时,如果充电器已经进入正常的QC2.0协议的快充模式,用户在慢速拔出USB的插入端并重新将插入端插回主机后,由于USB插入端的电源线和数据线的长度不同导致插入端在插拔上的异常,进而电池管理芯片无法识别充电协议而导致充电失败。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充电状态的方法及装置,用以避免无法识别充电协议而导致的充电失败现象。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检测充电状态的方法,应用在终端设备上,包括:
监测USB接口在所述终端设备的插入端的电源线上的实时电流;
根据所述实时电流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充电状态;
如果充电状态表示充电异常,指示重新识别充电器的充电过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监测USB接口在所述终端设备的插入端的电源线上的实时电流,可包括:
获取连接在USB接口在所述终端设备的插入端的电源线上的电阻的电压差;
根据所述电压差和所述电阻的阻值监测流经所述电源线上的实时电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监测USB接口在所述终端设备的插入端的电源线上的实时电流,可包括:
监测连接在USB接口在所述终端设备的插入端的电源线上的电磁线圈的电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电流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充电状态,可包括:
监测所述实时电流的变化;
如果所述实时电流的变化超出预设范围,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充电状态处于异常状态;
如果所述实时电流的变化在所述预设范围之内,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充电状态处于正常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包括:
如果所述终端设备的充电状态处于异常状态,关断连接在所述USB接口在所述终端设备的插入端的数据线、所述电源线各自对应的控制开关。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检测充电状态的装置,应用在终端设备上,包括:
电流监测模块,被配置为监测USB接口在所述终端设备的插入端的电源线上的实时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59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电设备在线监测预警终端
- 下一篇:在线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