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蟾酥的加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515480.X | 申请日: | 2015-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47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 发明(设计)人: | 黄振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振忠 |
| 主分类号: | A61K35/65 | 分类号: | A61K35/6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339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蟾酥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药材加工加工,具体涉及一种蟾酥的加工方法,属动物中药材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蟾酥是蟾蜍耳后腺和皮肤腺(疣粒)所粒分泌的白色浆液,是重要的中药材,其主要成分为蟾酥素、蟾酥次素、转胺素、辛二酸等,中医认为其性温,味辛甘,有毒,具有强心、兴奋、镇痛、抗毒、止血、通窍、利尿和抗癌等功效,主治痈疽、疔疮肿毒、咽喉肿痛、牙痛、龋痛等症,是中成药六神丸的主要成分。
蟾蜍,也叫蛤蟆,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皮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癞刺、癞疙宝,从它身上加工的蟾酥以及蟾衣则是我国紧缺的药材。
蟾酥有毒,刚从蟾蜍体内提取的蟾酥浆要经过去毒加工才能入药,现在由于还没有权威的蟾酥加工技术标准,人们加工蟾酥的方法各不相同,但都没有达到合理的要求,蟾酥的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偏高,有的甚至超过1990年版《中国药典》的规定,致使加工出的蟾酥无法使用,只能报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合理的蟾酥加工方法,使蟾酥的总灰分和酸溶性灰分控制在《中国药典》规定的范围内
技术方案:为达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选择加工场所:选宽敞明亮、干净、无灰土飞扬的场所为蟾酥加工地。
2、穿戴工作服:所有加工人员一律穿戴干净整洁的工作服,手戴白手套进行操作。
3、过滤:将挤取到的蟾酥鲜浆液加入10%的纯净水搅拌均匀后用60目或70目的尼龙丝筛过滤,然后用刮浆竹片将筛子反面滤下的浆液刮下,置于盛浆的容器中。
4、制备块酥:将过滤后的蟾酥浆倒入事先备好的模型容器中晾干,制成块酥,每块重量150~200克。
5、炮制:将块酥捣碎放入瓷盆中,块酥重量的2~2.5倍的量加入白酒浸渍,浸后及时搅动,直至完全溶化成稠膏状,晾干研成粉末即成产品,可入药。
有益效果:本发明加工后的蟾酥成品总灰分在3%以下,酸不溶性灰分小于1%,完全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入药标准,而且工序简单,易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一步说明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两个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一种蟾酥的加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选择加工场所:选宽敞明亮、干净、无灰土飞扬的场所为蟾酥加工地。
2、穿戴工作服:所有加工人员进加工场前一律穿戴干净整洁的工作服,手戴白手套。
3、过滤:将挤取到的蟾酥鲜浆液加入10%的纯净水搅拌均匀后用60目的尼龙丝筛过滤,然后用刮浆竹片将筛子反面滤下的浆液刮下,置于盛浆的容器中。
4、制备块酥:将过滤后的蟾酥浆倒入事先备好的模型容器中晾干,制成块酥,每块重量150克。
5、炮制:将块酥捣碎放入瓷盆中,块酥重量的2倍的量加入白酒浸渍,浸后及时搅动,直至完全溶化成稠膏状,晾干研成粉末即成产品,可入药。
经测定,加工出的蟾酥粉末总灰分为1.8%;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为0.55%。
实施例2:一种蟾酥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选择加工场所:选宽敞明亮、干净、无灰土飞扬的场所为蟾酥加工地。
2、穿戴工作服:所有加工人员一律穿戴干净整洁的工作服,手戴白手套进行操作。
3、过滤:将挤取到的蟾酥鲜浆液加入10%的纯净水搅拌均匀后用70目的尼龙丝筛过滤,然后用刮浆竹片将筛子反面滤下的浆液刮下,置于盛浆的容器中。
4、制备块酥:将过滤后的蟾酥浆倒入事先备好的模型容器中晾干,制成块酥,每块重量200克。
5、炮制:将块酥捣碎放入瓷盆中,块酥重量的2.5倍的量加入白酒浸渍,浸后及时搅动,直至完全溶化成稠膏状,晾干研成粉末即成产品,可入药。
经测定,加工出的蟾酥粉末总灰分为2.2%;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为0.8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振忠,未经黄振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54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罐式集装箱及其金属管件的保温与外包结构
- 下一篇:一种水蛭干品加工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