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主动监测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15401.5 | 申请日: | 2015-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3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雄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洋迪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7/24 | 分类号: | B23Q17/2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隋金艳 |
地址: | 40123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动 监测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加工的监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主动监测平台。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中,为了准确定位执行元件的位置以及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需要对各操作环节进行监测,但目前应用于机加工的视觉监测平台,大多采取被动视觉或基于串联机构的手眼跟踪系统来提供视觉信息,观测范围仅限于部分工作空间,存在视觉遮挡和视觉盲区,难以实现对操作部件的精确定位和视觉跟踪。因此,急需一种实现全空间、多视角,具有视觉避让能力的视觉主动监测平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可实现全空间、多角度视觉监测的主动监测平台。
本方案中的主动监测平台,包括环状的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部的环状的导轨,导轨上设有可沿导轨滑动的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上部固定有立柱,立柱位于导轨内侧的侧面设有滚珠丝杠,滚珠丝杠通过第一电动机带动转动,立柱上与滚珠丝杠螺旋副配合的设有可上下运动的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上设有云台,所述云台上安装有摄像头。
本发明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底座上部设置环状的导轨,第一滑块在导轨上沿导轨滑动,从而带动立柱沿着导轨做圆周运动,在此过程中,第一电动机带动滚珠丝杠转动,由于滚动丝杠与第二滑块是螺旋副配合的,因此第二滑块将在立柱上做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带动第二滑块上的云台及摄像头做上下往复运动。
采用本监测平台,将待监测的机器置于环状导轨的中部,摄像头可从水平的周向和竖直的上下全方位的角度监测对机器的操作进行监测,可实现全方位、多空间的视觉监测,具备实用性。
进一步,还包括固定在第一滑块侧面的第二电动机,第二电动机与减速器连接,减速器的输出轴上固定有齿轮,所述的底座为内齿圈,所述齿轮与内齿圈啮合。通过齿轮与内齿圈的啮合配合,使第一滑块在滑动时更稳定。
进一步,云台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U形回转座,U形回转座的两个支脚之间设有支撑轴,摄像头设置在支撑轴上并可以支撑轴回转。通过上述设计,摄像头不仅可在云台底座上在一个竖直方向回转,而且可在另一个垂直的竖直方向回转,进一步多角度的扩大摄像头的视野。
进一步,在立柱上沿立柱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导向板,所述的第二滑块位于两导向板之间。两个导向板对第二滑块起到运动导向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滑块1、第二电动机2、第一电动机3、摄像头4、云台5、第二滑块6、立柱7、底座8、导轨9。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主动监测平台,环状的底座中部可设置待监测的机器,底座为内齿圈结构,底座的下部均布安装有减振支脚垫,底座的上部为环状的导轨,导轨上设置环状的凸滑座,第一滑块呈U形,第一滑块的两个支脚位于凸滑座的两侧,而中间的U形槽滑套配合在凸滑座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块在导轨上的滑动的驱动结构具体如下:第二电动机固定在第一滑块的侧面,第二电动机与减速器连接,减速器的输出轴上固定有齿轮,第一滑块滑动时,齿轮与内齿圈啮合。
第一滑块上部固定有立柱,立柱位于导轨内侧的侧面设有滚珠丝杠,滚珠丝杠通过第一电动机带动转动,立柱上与滚珠丝杠螺旋副配合的设有可上下运动的第二滑块,在立柱上沿立柱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导向板,所述的第二滑块位于两导向板之间。第二滑块上设有云台,云台上安装有摄像头。
本实施例的云台结构,具体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U形回转座,U形回转座的两个支脚之间设有支撑轴,摄像头设置在支撑轴上并可以支撑轴回转。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洋迪机电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洋迪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54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臭系统
- 下一篇:机动车辅助空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