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降三高作用的芡实滁菊速溶茶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514974.6 申请日: 2015-08-19
公开(公告)号: CN105104641A 公开(公告)日: 2015-12-02
发明(设计)人: 王刚;王万青 申请(专利权)人: 天长市千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F3/34 分类号: A23F3/34
代理公司: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代理人: 娄尔玉
地址: 239300 安徽省滁***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具有 三高 作用 芡实 速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功能饮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降三高作用的芡实滁菊速溶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三高,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总称,它们是现代社会所派生出来的“富贵病”,可能单独存在,也可能相互关联。如:糖尿病人很容易同时患上高血压或高血脂症,而高血脂又是动脉硬化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动脉硬化患者血管弹性差加剧血压升高。所以,出现这三种疾患中的任何一种,后期都易形成了“三高症”,大部分三高症都是由于饮食不合理导致,如果日常的食用调味品中具有降三高的功效,效果定会明显。

芡实,为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可作为药食同源,《本草纲目》记载收录,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之功效,常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随着芡实作为药物或食物被大量开发应用,近年来国内种植面积大幅提高,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北部山东微山湖区域、江淮之间高邮湖区域和江南太湖区域。

芡实种仁外面还包有芡实硬壳,俗称芡实壳或芡实,主要是木质素,硬度不足以制作活性炭,而且自然界不容易降解,以往只能作为取暖做饭的燃料,由于居民生活条件改善,芡实的应用途径越来越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有文献研究报道(《食品工业科技》2011年第04期),芡实壳具有较为丰富的降血糖、降血脂及降血压的三萜类物质及多酚类物质,但是由于芡实质地坚韧导致有效成分难以溶出,限制了芡实的应用。

滁菊是菊目,菊科的植物,滁菊主要产于滁州,是菊花中花瓣最为紧密的一种,滁菊偏肝阳,常用于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等症,高血压中医辨证属肝阳上亢者可将滁菊、决明子代茶饮。

滁菊属安徽省四大著名道地药材,名列全国四大药菊之首,属药、茶两用佳品,清朝光绪元年被朝廷纳为贡品,故有“滁州贡菊”之称。1862年《本草纲目》云:“滁州菊,单瓣色白,味甘为上。”1957年中国《中药通报》评价到:“中医界公认滁菊为全国四大名菊中品质最优,滁菊可清热解毒、舒筋活血、护肝明目,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对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疗效显著,近年研究发现滁菊对SRAS病毒、癌症(尤其是肝癌)等良好的预防作用,对糖尿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现代药理检测分析表明,滁菊含有黄酮、挥发油、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有效成份,其挥发油中的桉叶油素、龙脑、桉叶二烯酮明显高于其它菊花,总黄酮量比其它菊花高32—61%;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10种微量元素,滁菊中的“硒”比其它菊花高8—40倍,由于锌、硒被人体吸收,可促进细胞分裂、延缓肌体衰老,从而起到延年益寿、养颜美容之功效。由于滁菊的品位和盛名,在我国名医中有可以滁菊代替其它菊花,而其它菊花不能代替滁菊的行规。由于滁菊性味平和,可长期服用,这显著区别其他菊花。

滁菊作为茶饮已有多年历史,但是由于该品种生长过程中会自然吸引小虫,又不能进行农药喷洒,虽然现代种植采用了灭虫灯等设施,避免了药物残留,但不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导致花茶中难以彻底去除小虫,影响了饮用质量,加上缺乏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滁菊的推广迟迟未打开局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进一步提出一种制备工艺合理,有效成分高,饮用安全健康的具有降三高作用的芡实滁菊速溶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具有降三高作用的芡实滁菊速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芡实预处理

a、粉碎;

选用无损的芡实,进行清洗后烘干,然后再将芡实用锤片式粉碎机粉碎至10-20目,便于有效成分溶出,收集,备用;

b、炒制:

将经预处理后的芡实壳放至炒药机中90℃-95℃温度环境10-15分钟炒制,待出现焦香味时即可,此过程有明显的提香作用,并减少后续萃取物涩味。

c、萃取;

①、选用一萃取罐,在萃取罐中加入芡实总量8-12倍纯水,然后加热至60-80℃后,加步骤b中处理后的芡实,然后搅拌萃取45-60min后,将料液全部放出,过120目筛网,得料液A;

②、再将萃取罐内放入与步骤①相同分量的纯水,加热至60℃后,搅拌萃取30min,再次放出料液,再过120目筛网,得料液B;此过程采用低温,可充分萃取芡实有效的萜类和酚类,而苦涩的鞣酸类物质不容易浸出;

d、微滤;

将步骤c中的料液A和料液B进行合并,然后合并后的料液采用陶瓷膜进行过滤,得到微滤液;

e、浓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长市千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长市千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49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