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空气过滤器滤材性能检测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14943.0 | 申请日: | 2015-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7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郑祥;尚闽;沈志鹏;程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B01D6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宁;刘美丽 |
地址: | 10087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空气 过滤器 性能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过滤器性能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空气过滤器滤材性能检测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3年《中国环境质量公报》指出,我国PM2.5年均浓度范围为26~160μg/m3,平均浓度为72μg/m3,达标城市比例仅为4.1%,显然,清洁的空气在全国许多地区已成为一种生活的奢侈品。为了营造健康舒适的呼吸环境,空气过滤器和空气净化器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室内空气净化领域。据北京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有限公司数据统计,2014年中国空气净化器总销售量达到579万台,销售额达到136亿元。北京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有限公司预计从2015年开始,室内空气净化家用消费品市场的销售额将以年复合增长率48%的速度增长,未来五年整个室内空气净化家用消费品的市场容量累将达到上千亿元的市场规模,已成为家电市场蹿升最快的产品类。
室内空气净化技术主要有静电捕集技术、初效过滤技术、中效过滤技术、高效过滤技术、吸附技术、高级氧化技术、光催化氧化技术和等离子体技术,其中,对于净化室内空气中的PM2.5等颗粒态气溶胶,通常采用高效过滤技术,因此,基于聚酯、聚酰胺、聚丙烯晴、PP(聚丙烯)和PTFE(聚四氟乙烯)等多种材料的滤材以及非纺织结构快速出现并更新。相对于快速出现并更新的滤材种类来说,滤材过滤级别的认证却相对落后,目前通常采用欧洲标准进行划分: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过滤性能的测定(EN779:2002)和高效空气过滤器—过滤性能的测定(EN1822-2009),但是由于采用该欧洲标准认证时所应用的检测设备不但要求高,操作复杂,使得不利于推广应用,而且其使用的测试尘源多为液体气溶胶,与实际大气中的PM2.5颗粒物气溶胶性质有一定的差别,使得检测结果准确性较低。
另外,滤材滤速是评价过滤元件净化性能和阻力的关键参数,但是市场上主流空气过滤器的滤材大多是以V型折叠起来使用,很多厂家只标出过滤元件的长、宽和高,而没有标出滤材的折叠层数或净有效过滤面积这些关键参数,这造成了人们对滤材滤速的错误评价和认识。当滤材以V型折叠起来进行过滤时,滤材的净有效过滤面积远大于迎风面积,使得同一个过滤元件,在同样的风量条件下,面风速和滤速差别很大。由于一部分人对空气过滤器中滤速的概念不是很了解误以为面风速就等于滤速,因此造成用户不能够准确得知待测滤材的净化效果和阻力性能,因此不利于空气过滤器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空气过滤器滤材性能检测的装置,不但能够准确测量出待测滤材的净化效果和阻力性能,而且操作方便、成本低、利于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空气过滤器滤材性能检测的装置,它包括一环境舱、一对照支路和一实验支路,所述对照支路和实验支路均与所述环境舱连接;所述对照支路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第一流量计、第一抽吸泵和第一采集检测装置;所述实验支路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滤材固定装置、第二流量计、第二抽吸泵和第二采集检测装置;所述环境舱为一容量在600升以上的密闭容器,所述环境舱顶部设置一个以上的取物口,每一所述取物口顶部设置一密封盖板,所述环境舱上可拆卸连接一个以上用于固定颗粒物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底座,所述环境舱还设置一出口,所述出口并联连接所述第一流量计和滤材固定装置;所述滤材固定装置包括两个桶形结构,两个所述桶形结构的开口处可拆卸连接,其中任一所述桶形结构的开口处设置一用于放置待测滤材的限位槽,每一所述桶形结构的内径均在3cm以上,每一所述桶形结构的底部分别向外延伸设置一连通桶形结构内部的导管,其中一所述导管与所述环境舱的出口连接,另一所述导管与所述第二流量计连接,两所述导管之间连接一压差计。
每一所述桶形结构内均设置一中空的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桶形结构的开口内侧,另一端与所述导管连通。
所述密封盖板内侧固定连接一吊扇。
所述底座采用螺栓结构,且所述螺栓结构的螺杆端部开设有用于插设固定所述颗粒物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安装槽。
所述限位槽内还设置一密封圈。
所述第一采集检测装置和第二采集检测装置均采用激光粉尘粒度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大学,未经中国人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49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取罐双气缸气动旋转出渣门启闭结构
- 下一篇:一种燃气管道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