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对CORBA中间件的通用传输协议框架、通信系统及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514259.2 申请日: 2015-08-20
公开(公告)号: CN105162858B 公开(公告)日: 2018-11-27
发明(设计)人: 吴宇;雷鹏斌;魏急波;施峻武;唐麒;吴尚峰;韩君妹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主分类号: H04L29/08 分类号: H04L29/08;G06F9/46;H04L12/24
代理公司: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代理人: 李俊康
地址: 410000 湖***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针对 corba 中间件 通用 传输 协议 框架 通信 系统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具体说是针对CORBA中间件的通用传输协议框架、通信系统及方法,其中通用传输协议框架包括IIOP模块、Socket套接字模块、网络协议栈模块和若干虚拟网卡,来自Socket套接字模块的IP报文经对应的虚拟网卡完成IP报文与对应协议报文的转换后,通过对应的底层驱动程序将转换后的报文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收到的报文经对应的底层驱动程序发送至对应的虚拟网卡,该虚拟网卡将报文封装成IP报文后发送到Socket套接字模块。当需要支持一个新的底层传输机制时,不必对CORBA本身代码进行修改,而只需在操作系统网络协议栈中增加对新的传输机制的支持,这样就避免了降低CORBA性能的可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适用于采用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Architecture,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技术标准来屏蔽硬件平台所采用的多种数据传输机制的软件无线电系统,具体说是一种针对CORBA中间件的通用传输协议框架,能够采用一套统一的操作流程,屏蔽软件无线电系统硬件平台所采用的多种底层数据传输机制,为运行在CORBA中间件上的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分布式通信,提供一致的通信协议,满足软件无线电系统中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标准通信要求。

背景技术

由于多种通信体制的层出不穷和不断涌现,以及用户在不同场景中提出的不同通信需求,通信领域中多种通信体制共存的现实情况必将长期存在。在此情况下,软件无线电(Software Defined Radio, SDR)技术是解决不同通信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互操作的有效的技术手段。软件无线电技术是指尽可能的将数字电路靠近射频天线,同时采用可编程的软件来替代功能固化的硬件来实现多种通信体制,这样,当两个通信设备需要采用同一种通信体制相互通信时,只需要在设备上同时加载和运行实现这种通信体制的软件程序即可。也就是说,软件无线电技术使通信设备成为一种通用的平台,在同一个平台上只需加载不同的通信软件,即可实现不同的通信体制,满足用户的不同通信需求。

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核心是软件无线电系统平台的体系架构。当前得到广泛认可并得到广泛应用的是原美军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Joint Tactical Radio System, JTRS)项目提出的、目前由美军联合战术网络中心(Joint Tactical Networking Center, JTNC)继续维护的软件通信体系结构(Software Communications Architecture, SCA)。

一直以来,SCA规范采用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作为软件无线电系统平台的“软总线”。CORBA是由OMG(ObjectManagement Group,对象管理组织)制定的一种分布式中间件技术标准,它在SCA规范出现以前已经在商业计算机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CORBA标准的目的是使运行于多种处理器架构(例如x86、MIPS、ARM)、多种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Linux、VxWorks)、多种编程语言(例如C++、Ada、JAVA、C)的应用模块能够以统一的函数调用方式进行相互通信,而且无论相互调用的模块是部署在同一个处理器(本地),还是部署在不同的处理器(异地),函数调用的方式完全一致。而负责将处理器、操作系统、编程语言、部署位置屏蔽起来的工作则全部由具体的CORBA中间件软件来实现,这样就使得所有运行在CORBA中间件之上的应用模块就像工作在一条统一的“软总线”一样,从而使应用模块获得了很好的可移植性和可重用性。因此,CORBA软总线是实现软件无线电平台通用化的核心关键技术。目前,几乎所有的SCA系统都采用了CORBA中间件技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42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