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雾化体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13908.7 | 申请日: | 2015-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9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楚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楚辉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雾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电子雾化体。
背景技术
目前所有电子烟生产商在电子烟雾化程度的问题上,采取的改善方法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增加发热量,一方面是改良烟油配方。其中,增加发热量的方法主要是增大功率。增大功率确实可直观看到雾化程度的提升,但功率消耗过大,不仅不节能,而且过多的热量会让使用者感到烟雾发烫,影响口感。此外,大功率发热对雾化器的损耗是明显的,这也是目前电子烟普遍寿命较短的原因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节能的前提下可有效改善雾化程度、烟雾口感和雾化器寿命,可用于各式小型电子加热用的雾化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雾化体,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一通道设有第一通口,第二通道设有第二通口和发热体,第一通道用于空气进入并从第一通口流出,发热体用于产热并使溶液变成雾气,第二通道用于雾气通过并从第二通口流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三通道,第一通道的第一通口和第二通道的第二通口交汇并与第三通道无缝衔接,第三通道用于空气与雾气混合。
其有益效果是,将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利用气流流向而作隔离处理,主要阻止外界空气直接进入或者经过发热体,实现“雾、气分离”,从而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发热体内环境不受外界影响,避免外界空气进入发热体,改善了雾化程度过低、雾气烟油味重、烫嘴、寿命短等问题,而且从本质上解决了雾化程度过低的问题,使得更小功率既能实现以往大功率才好达到的雾化程度,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雾化体结构还起到了节能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子雾化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电子雾化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电子雾化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说明。
结合图1,一实施方式的电子雾化体,设有第一通道10和第二通道30。
第一通道10设有第一通口110。
第二通道30设有第二通口310和发热体330。
第一通道10是一个用于外界空气进入的空气通道,空气从第一通道10进入并从第一通口110流出。
第二通道30是一个用于烟油雾气通过的通道,发热体330发热体用于产热并使溶液变成雾气。在本实施方式中发热体330具体用于加热电子烟内的烟油使之产生雾气后,产生的雾气通过第二通道30并从第二通口310流出。
使用者使用电子烟吸食时,电子烟的储油器内的烟油经第二通道30流向发热体330,并在发热体330中雾化后形成雾气,经第二通口310流出,进入第三通道50。同时空气经第一通道10从第一通口110流出,也进入第三通道50。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空气与烟雾最终在第三通道50中混合,并从电子烟烟嘴排出。
与以往电子烟结构不同的是,外界进入电子烟腔内的空气只从第一通道10经过,而发热体330加热烟油产生雾气均在第二通道30中完成,雾气最终从第二通口310出来后,才与空气在第三通道50中混合。
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雾化体结构的益处在于,将第一通道10和第二通道30利用气流流向作隔离处理,阻止外界空气直接进入或者经过发热体330,实现“雾、气分离”,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发热体330内环境不受外界影响。
如图2和图3所示为以往电子烟的气流通道部分的结构概念,实线箭头示意空气流经的路径,虚线尖头示意雾气流经的路径。使用者使用电子烟时,吸入的外界空气会如图2直接进入或如图3部分掠过发热体330,这种现象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发热体330的加热效果。
外界空气经过发热体330时,会带走发热体330所产生的热量,使发热体330各部分产热不均匀,被过多带走热量的发热体330部分不能将烟油充分雾化,即烟油的雾化度被严重影响,雾化程度达不到预期效果。同时,空气流量越大,就越容易使未被雾化的烟油液滴被空气带走,随空气直接从烟嘴排出,导致使用者嘴巴直接接触到烟油,影响口感,这也是目前电子烟普遍存在的弊病之一。
以上是空气经过发热体330所导致的烟油不能被充分雾化、雾化程度过低的问题,同时也是现如今电子烟雾化程度过低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楚辉,未经陈楚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39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梯度压力袜
- 下一篇:一种雾化器快速换芯及气流自动调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