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均衡粮食烘干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513209.2 | 申请日: | 2015-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8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高惠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新津迎先粮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B9/08 | 分类号: | A23B9/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均衡 粮食 烘干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粮食存储领域,具体是一种热均衡粮食烘干机。
背景技术
中国是人口大国,粮食的安全储备关于民生大计,像玉米等粮食在入库存储之前必须经过脱水干燥,达到安全含水量,才能防止储藏过程中霉烂变质。过去,粮食干燥主要靠自然晾晒,占用场地大,时间长,损失较多,难以满足粮食集中储运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年来,人们采用粮食烘干塔对粮食进行脱水,其缺点就是烘干过程中热量损失大,浪费能源,造成环境污染;另外,干燥塔内的粮食受热不均匀,外围的粮食可能过热导致焦化,而中心的粮食因受热较少而导致没有脱水,导致粮食品质下降,干燥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热均衡粮食烘干机,使粮食的受热均衡,终达到提高烘干效率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热均衡粮食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柱状烘干机外壳、设置在烘干机外壳正中的转轴,套在转轴上的烘干滚筒;所述烘干滚筒内设置有多个加热室,每个加热室内设置有多根加热盘管,加热盘管呈三排多列交错布置,每根的加热盘管之间相互独立;所述每根加热盘管上缠绕有发热电阻丝,电阻丝连通到电源总成上;所述加热室与烘干滚筒之间留有翻转间隙,烘干滚筒内壁上设置有多个钉齿;所述烘干滚筒与烘干机外壳之间设置有湿气吸收层,湿气吸收层底部开有排液槽,排液槽连通到烘干机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机外壳上设置有安装螺栓孔。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滚筒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置在烘干机外壳的两端口,且在端口位置设置有舱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一、烘干机整体设置为滚筒式,需要烘干的粮食在烘干滚筒内不断进行翻转,能够有效避免粮食受热不均匀,外围的粮食可能过热导致焦化,而中心的粮食因受热较少而导致没有脱水的问题,而且在滚筒壁上还设置有钉齿,能够避免粮食在烘干过程中发生堆积堵塞翻转间隙的现象。
二、烘干滚筒内设置有多个加热室,每个加热室内设置有多根加热盘管,加热盘管呈三排多列交错布置,每根的加热盘管之间相互独立;所述每根加热盘管上缠绕有发热电阻丝,电阻丝连通到电源总成上。电阻丝加热发热速度快,能够达到的温度高,能够使加热室内的温度达到一定高度。而且每个盘管相对独立,能够有效增强零件的互换性能,在一根盘管出现损坏后,之需要对其进行更换即可,不需要对整个盘管组进行更换,更能节省资源。
三、烘干滚筒与烘干机外壳之间设置有湿气吸收层,湿气吸收层底部开有排液槽,排液槽连通到烘干机外部,粮食烘干时产生的大量湿气迅速被湿气吸收层吸取,并积累到排液槽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热均衡粮食烘干机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烘干机外壳、2为湿气吸收层、3为加热室、4为烘干滚筒、5为盘管、6为安装螺栓孔、7为转轴、8为排液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热均衡粮食烘干机,包括柱状烘干机外壳1、设置在烘干机外壳1正中的转轴7,套在转轴7上的烘干滚筒4;所述烘干滚筒4内设置有多个加热室3,每个加热室3内设置有多根加热盘管5,加热盘管5呈三排多列交错布置,每根的加热盘管5之间相互独立;所述每根加热盘管5上缠绕有发热电阻丝,电阻丝连通到电源总成上;所述加热室3与烘干滚筒4之间留有翻转间隙,烘干滚筒4内壁上设置有多个钉齿;所述烘干滚筒4与烘干机外壳1之间设置有湿气吸收层2,湿气吸收层2底部开有排液槽8,排液槽8连通到烘干机外部。所述烘干机外壳1上设置有安装螺栓孔6。所述烘干滚筒4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置在烘干机外壳1的两端口,且在端口位置设置有舱门。
在使用时,在打开舱门导入需要烘干的粮食后,打开电源开关,先发热电阻丝供电,发热电阻丝能够快速将加热室3内的温度加热到一定的高度。并且烘干机整体设置为滚筒式,需要烘干的粮食在烘干滚筒4内不断进行翻转,能够有效避免粮食受热不均匀,外围的粮食可能过热导致焦化,而中心的粮食因受热较少而导致没有脱水的问题,而且在滚筒壁上还设置有钉齿,能够避免粮食在烘干过程中发生堆积堵塞翻转间隙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新津迎先粮油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新津迎先粮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32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卫星飞轮用片簧组合动力吸振器
- 下一篇:转动机构及其相关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