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钨渣中有价金属的分离回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13181.2 | 申请日: | 2015-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4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中;高招辉;段友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世纪垠天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4 | 分类号: | C22B7/04;C22B34/36;C22B15/00;C22B11/00;C22B23/00 |
代理公司: | 益阳市银城专利事务所 43107 | 代理人: | 舒斌 |
地址: | 413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钨渣中有价 金属 分离 回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湿法冶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钨渣中有价金属的分离回收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从多金属钨渣中回收人造白钨、电子级氯化钴、海绵银、海绵铜、碳酸镍和低品位钽铌矿的钨渣中有价金属的分离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钨渣是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即钨矿及废硬质合金钨原料在高温或水溶液中经过湿法分解,得到初级钨产品(钨酸钠、仲钨酸铵)和固体废渣(即钨渣)。
一般情况下,采用标准钨精矿为原料,每产出1tWo3同时产出约0.8t钨渣(含Wo32﹪~6﹪);采用废硬质合金为原料,每产出1tWo3同时产出约0.5t钨渣(含wo33﹪~6﹪)。照此折算,我国目前每年产出的矿料钨渣约7万吨,废硬质合金为原料的钨渣约1万吨,按残余Wo3约4﹪计算,含钨资源约3200吨。由于冶炼过程改变了矿物的物理结构和某些组分的化学形态,钨渣很难用选矿的方法进行回收。而采用传统的湿法、火法或湿法―火法联用等技术回收其中有价金属时,又存在回收成本高,经济效益差等问题,从而导致钨渣的综合利用率不高而大量自然堆存,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还使大量的有价金属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和流失。
目前,对钨渣的综合回收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回收有价金属,二是将钨渣作为矿物料生产耐磨材料等新型材料。对钨渣中有价金属的回收,目前主要采用选矿、高压碱浸、苏打焙烧、盐酸浸出法等,这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钨产量,但是还存在着有价金属回收品种还比较单一、能耗高等局限性。
因此,研究钨渣的综合回收利有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废硬质合金为原料产出的钨渣还富含Co、Ni、Cu、Ag、Ta、Nb等有价金属,针对该种钨渣的综合利用更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多金属钨渣中回收人造白钨、电子级氯化钴、海绵银、海绵铜、碳酸镍和低品位钽铌矿的钨渣中有价金属的分离回收方法。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的,一种钨渣中有价金属的分离回收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
⑴将钨渣通过湿式球磨,制得细粉矿浆;
本发明在步骤⑴中,所述细粉矿浆的粒度为-100目。
⑵往步骤⑴制得的细粉矿浆中加入液碱配成1N~3N的碱性矿浆,开启搅拌,用蒸汽升温至80℃,通入臭氧,保持温度不低于80℃,反应1小时~2小时;
⑶将步骤⑵臭氧碱浸反应后的矿浆进行固液分离,滤液用盐酸或硫酸调pH值至8~9,过滤除硅后,用氯化钙沉淀回收得人造白钨;
在采用臭氧碱浸的过程中,臭氧作为氧化剂,将钨渣中的金属氧化成氧化物,便于浸出,反应方程式如下:
O3+OH-HO2-=HO2-+O2
Me+HO2-=MeO+OH-
WO3+NaOH=Na2WO4+H20
采用臭氧碱浸技术,过程中副产品只有O2和H20产生,不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过程易于实现,环境友好,所得的人造白钨纯度高。
⑷将步骤⑶所得滤渣加水搅拌,配成固液比1:3的矿浆,用蒸汽升温至70℃,加入盐酸,控制终点酸度pH值至0.5~1.0,反应1小时~2小时;
采用盐酸浸出的过程中,大部份金属氧化物与盐酸反应进入溶液,氧化银则生成氯化银在浸出渣中,反应方程式如下:
CoO+HCl=CoCl2+H2O
NiO+HCl=NiCl2+H2O
CuO+HCl=CuCl2+H2O
Ag2O+2HCl=2AgCl↓+H2O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世纪垠天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世纪垠天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31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