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密型材四辊组合孔型轧机调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12814.8 | 申请日: | 2015-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2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贤民;于百业;马银忠;高成冲;张杰;王志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1B31/16 | 分类号: | B21B31/16;B21B31/24;B21B31/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密 型材四辊 组合 孔型 轧机 调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精密型材四辊组合孔型轧机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对其断面形状为非圆形的异型材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小断面异型材(断面面积)。这类型材有着广泛的应用,除了日常见到的玩具零件、眼镜框架外,如变压器绕组电阻线圈、汽车活塞环、机械构造零部件等也会用到异型材。传统的异型材四辊孔型轧机的轧辊都是固定的,不能对孔型进行调整,导致轧机的适应性差,应用范围狭窄,生产效率低下。为了解决精密异型材的制造问题,国内相关学者做了诸多研究。
专利号为CN202169277U的发明专利“一种四辊万能轧机”,能实现四个轴通过锥齿轮集中传动时轧辊的径向调整,同时可以实现轧辊的轴向调整。但是需要安装专门的平衡机构,制造成本过大,且载荷变化易引起振动,使轧机运行不稳。
专利号为CN102764769A的发明专利“交叉梁式四辊型材轧机轧辊径向调节机构”,设计了以压下螺丝为主要零件的调节机构,可以实现四辊孔型轧机轧辊的径向调节,达到孔腔的细微调整,实现轧辊磨损后或轧辊错位后的在线调整。但该机构仅能实现轧辊的径向细微调节,压下螺丝的稳定性较差,且没有自锁机构,轧机工作时轧辊很容易产生偏差。
以上技术都各自有其缺陷,不能很好的解决当前四辊孔型轧机的问题。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高四辊组合孔型轧机的生产效率与轧机稳定性,扩大适用范围,需要结构更加简单,机构更加稳定,调整更加精准的轧辊位置调整机构。为了达到此目的,本发明需要实现以下特性:
第一、实现轧辊位置在径向和轴向的精确调整。
第二、机构稳定性更高,具有自锁功能。
第三、适用范围更广,可以使四辊孔型轧机轧制不同截面的型材。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精密型材四辊组合孔型轧机调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轧机稳定性差,且没有自锁机构,轧机工作时轧辊易产生偏差的问题。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精密型材四辊组合孔型轧机调整装置,包括四辊组合孔型轧机,轧辊系统和轧机固定板,所述轧机固定板上固定有四根相同的主框架横梁,每根主框架横梁上均安装有一套相同的轧辊位置调整机构,四根主框架横梁形成一个闭合的方形,所述四根主框架横梁和轧辊位置调整机构依次为第一主框架横梁上安装有第一轧辊位置调整机构、第二主框架横梁上安装有第二轧辊位置调整机构、第三主框架横梁上安装有第三轧辊位置调整机构和第四主框架横梁上安装有第四轧辊位置调整机构,所述每套轧辊位置调整机构包括径向调整机构和轴向调整机构;
所述第一轧辊位置调整机构、第二轧辊位置调整机构、第三轧辊位置调整机构和第四轧辊位置调整机构之间安装有轧辊系统;
所述径向调整机构包括斜面台、第一直线导轨、第二直线导轨、第一燕尾槽滑块、第二燕尾槽滑块、光孔、螺纹套筒、滑动螺杆、刻度盘、手轮和燕尾槽;
所述斜面台一端薄一端厚,即斜面台上端面与斜面台下端面之间有一定角度;第一燕尾槽滑块固定在主框架横梁上,第一燕尾槽滑块通过燕尾槽与第一直线导轨组成第一直线导轨副,第一燕尾槽滑块沿着第一直线导轨能够做相对滑动;第一直线导轨固定在斜面台下端面上,斜面台下端面与与其对应的主框架横梁平行;第二直线导轨固定在斜面台上端面上,第二燕尾槽滑块通过燕尾槽安装在第二直线导轨上组成第二直线导轨副;第二燕尾槽滑块固定在轧辊支架上,轧辊支架上连接有轧辊组件;
所述斜面台较厚的一端开设有光孔,光孔内固定有螺纹套筒,螺纹套筒内安装有滑动螺杆,且滑动螺杆伸出于光孔,且安装于光孔开口所指向的另一主框架横梁上,滑动螺杆的伸出端尾部安装有刻度盘和手轮;
所述轴向调整机构包括齿条、传动齿轮、行星减速器和步进电机;所述齿条固定在轧辊支架上,步进电机与行星减速器相连接且安装在与其相对应的主框架横梁上,行星减速器输出端与传动齿轮相连,传动齿轮与齿条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燕尾槽滑块通过螺钉固定在与其对应的主框架横梁上;所述第一直线导轨通过螺钉固定在斜面台下端面;第二直线导轨也通过螺钉固定在斜面台上端面;所述螺纹套筒通过螺钉固定在斜面台的光孔内。
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筒的轴径与斜面台下端面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螺杆通过轴承安装于光孔开口所指向的另一主框架横梁上,且滑动螺杆与主框架横梁相接部分是光滑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28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