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512807.8 申请日: 2015-08-19
公开(公告)号: CN105055954A 公开(公告)日: 2015-11-18
发明(设计)人: 孙秀梅;迟延伟 申请(专利权)人: 孙秀梅
主分类号: A61K36/899 分类号: A61K36/899;A61P39/00;A61P25/2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200 山东省青岛市即***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治疗 慢性 疲劳 综合征 中药 制剂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fatiguesyndrome,CFS)是以长期极度疲劳和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组全身性综合征,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未明。其基本特征为新发、持续性或反复发柞性的导致虚弱的疲劳,卧床休息亦不能缓解,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而体检和试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常见的伴随症状还包括低热或自觉发热、咽喉痛、肌痛、关节痛、头痛、神经-精神症状、睡眠障碍及淋巴结肿大等非特异性表现。由于慢性疲劳综合征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话,日益受到重视。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曾预测慢性疲劳综合征将成为2l世纪困扰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慢性疲劳综合征不是单一的潜在精神紊乱所引发的一系列症状的主观描述,而是由免疫系统激活、下丘脑—垂体轴功能异常和某些感染因子的再活化等综合因素所致。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现代高效快节奏生活方式下出现的一组以长期极度疲劳(包括体力疲劳和脑力疲劳)为主要突出表现的全身性症候群。其临床表现主要体现在机体脑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功能的疲劳,其基本特征为长时间极度疲劳、休息后不能缓解、理化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目前西医对其病因尚不明确,本病多发于20~50岁,与长期过度劳累(包括脑力和体力)、饮食生活不规律、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过大等精神环境因素以及应激等造成的神经、内分泌、免疫、消化、循环、运动等系统的功能紊乱关系密切。由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因而西医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增强免疫能力、抗抑郁治疗、心理治疗等。肌注血清免疫球蛋白对慢性疲劳患者有一定的疗效,三环类抗抑郁药对抑郁状态及睡眠障碍有一定的效果,干扰毒治疗慢性疲劳有一定效果,如镁制剂能通过调节情绪、减轻焦虑而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这些西药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疗效单一,且长期服用具有一定的副作用。

慢性疲劳综合证多属于中医虚劳、郁证的范畴,但祖国医学史上,对其并没有明确的记载。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认为本病由于人体气血不足,经络之气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所致。主要病机为五脏气化功能的失调,以肝为要,同时与心、脾、肾(脑),密切相关。如公布号CN101757230A(申请号:200810154495.8)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主要包括以下重量比的中药成分:黄芪、人参、白芍、熟地各20~30g,茯苓、酸枣仁、巴戟天、阿胶、马钱子、肉桂、五味子、鸡内金各10~15g。该发明具有益气补血,养心安神之功效,虽然该发明对于慢性疲劳综合证具有一定的疗效,但见效比较缓慢。本发明认为,慢性疲劳综合证是一种多脏器、多系统功能失调的疾病,其病机主要为五脏气化功能失调,病位涉及五脏,以肝脾肾为主。按中医脏象学说,躯体的乏力及易疲劳与脾、肝有直接的关系。《素问·太阴阳明论》云:“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脾主肌肉及四肢,脾的功能低下,则表现为四肢困倦、乏力。又如《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肝者,罢极之本。”明确指出肝脏功能失调是产生疲劳的重要原因。因此治疗宜滋补肝肾、疏肝健脾为主。本发明所述药物根据病因,对症下药,具有滋补肝肾、健脾益胃、益气补血、疏肝解郁、理气宽胸、滋阴清热、通经活络、养心安神之功效,可有效的调节全身机能状态,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使各组织器官平衡协调,达到消除疲劳的作用,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及临床不良反应,经临床验证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治愈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具有滋补肝肾、健脾益胃、益气补血、疏肝解郁、理气宽胸、滋阴清热、通经活络、养心安神之功效,治病求源标本兼治,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疲劳综合征均具有很好的疗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药制剂,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沙苑子70~95份黄芪67~92份夜交藤64~89份生地61~86份

凤尾参58~82份蕨麻55~78份绿萼梅52~75份大枣50~72份

马鞭草47~69份白芍44~66份太子参41~63份茯神38~60份

麦门冬35~57份枳壳32~54份山萸肉30~51份柴胡27~48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秀梅,未经孙秀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28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