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调频广播信号数字中继IP核装置及收发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11406.0 | 申请日: | 2015-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77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倪林;严杰;林定祥;范红;唐俊;曹爱玲;刘方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上海东方明珠传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155 | 分类号: | H04B7/155;H04B7/005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调频 广播 信号 数字 中继 ip 收发 | ||
1.一种无线调频广播信号数字中继IP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和FPGA,微处理器先启动后或控制FPGA实现功率均衡和加扰码,或控制FPGA实现解扰码和时延均衡,所述功率均衡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1、截取n个所需频段;
步骤A2、求每个频段的信号接收功率,判断当前频段的信号接收功率是否等于参考功率,若相等,则当前频段内的所有信号保持不变,若不相等,则判断当前频段的信号接收功率是否小于参考功率,若是,则当前频段内的所有信号整体增大,若不是,则当前频段内的所有信号整体减小;
所述时延均衡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B1、码流中插入周期码组,用于标识码流的特定位置,同时将码流发送到数字信道1到n中,各信道的时延为d1(t)到dn(t),且各信道时延均独立;
步骤B2、判断码流的有效性,再检测周期特定的码组,标定在本信道码流中的位置,计算每条信道的周期特定码组间的位置差,d1n(t)表示信道1和信道n之间的位置差;
步骤B3、有效的码流进入FIFO缓存,根据信道间的位置差调整各信道缓冲器长度,时延大的信道应剪短缓冲器G1(t)个单位长度,时延小的信道应增大缓冲器Gn(t)个单位长度,且G1(t)<Gn(t),Gn(t)-G1(t)=d1n(t),n路信道的信号经过各自的调整后的信道缓冲器统一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调频广播信号数字中继IP核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A2后还包括:
步骤A3、在码流中插入周期码组,用于标识码流的特定位置,这样便于检测和识别,同时将码流发送到数字信道1到n中,各信道的时延为d1(t)到dn(t),各信道时延均独立,实现时延均衡的预处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线调频广播信号数字中继IP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扰码由生成扰码模块和处理扰码模块实现,其中:
生成扰码模块是通过调用查找表得到扰码序列;
处理扰码模块是根据生成扰码模块生成的扰码序列对输入数据进行加扰码处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线调频广播信号数字中继IP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查找表是根据移位寄存器相邻时刻不同位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的矩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线调频广播信号数字中继IP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查找表具体通过以下方法生成:
根据传输系统带宽所能传输的数据量以及n路信道的信号经过所述功率均衡后存在的时延,确定反馈移位寄存器的位数q,即存在q个存储单元,i和j是其中的存储单元,i,j小于q;i和j异或后的输出值反馈到第一级存储单元中,如果每次并行输出k比特的扰码,这样分别对这种状态类型计算k比特的扰码,由q,i,j这三个参数的取值确定查找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线调频广播信号数字中继IP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扰码是根据所述生成扰码模块生成的扰码序列对输入数据进行解扰码处理。
7.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IP核装置的收发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端电路和发射端电路,其中:
接收端电路将从设定的广播频段接收到的射频信号搬到零中频,实现数字下变频,信号读取进来先存入FIFO接口,通过对内部控制寄存器的设置,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后利用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IP核装置一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功率均衡和加扰码,再通过频谱搬移技术将处理后的信号搬移到广播频段中的闲置频段,通过无线传输到达另一个收发信机,进行第二次频谱搬移。
8.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IP核装置的收发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端电路和发射端电路,其中:
接收端电路将从广播频段中的闲置频段接收到的射频信号搬到零中频,实现数字下变频,信号读取进来先存入FIFO接口,通过对内部控制寄存器的设置,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后利用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IP核装置二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扰码和时延均衡,再通过频谱搬移技术将处理后的信号搬移到设定的广播频段,通过无线传输出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上海东方明珠传输有限公司,未经东华大学;上海东方明珠传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140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综合语音和数据的无线接入和传输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