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玉米象的植物源杀虫剂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11002.1 | 申请日: | 2015-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62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权;彭爱风;李晓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65/20 | 分类号: | A01N65/20;A01N43/16;A01P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9 | 代理人: | 牟彩萍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玉米象 植物 杀虫剂 制备 工艺 | ||
1.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在防治玉米象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源杀虫剂的主要成分为红三叶提取物的萃取物,所述红三叶提取物的萃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1)红三叶提取物的制备
采集新鲜红三叶植物地上部位,阴干粉碎后,加入乙醇水溶液,超声或加热回流提取,提取液减压浓缩得浸膏,然后在通风避光处晾干,制得红三叶提取物;
所述乙醇水溶液,加入量是干粉体积的10-50 倍,乙醇水溶液浓度为20-100wt% ;超声或加热回流提取10-90 分钟;
2)红三叶不同活性部位的制备
a. 红三叶石油醚部位萃取物的制备:将红三叶提取物用水溶解,再加入石油醚,剧烈振荡,静置分层,上清液为石油醚层,下层水溶液用石油醚重复萃取2-5 次,合并石油醚层,减压浓缩,制得红三叶石油醚部位萃取物;
b. 红三叶乙酸乙酯部位萃取物的制备:石油醚萃取后的水溶液中加入乙酸乙酯,剧烈振荡,静置分层,上清液为乙酸乙酯层,下层水溶液用乙酸乙酯重复萃取2-5 次,合并乙酸乙酯层,减压浓缩,制得红三叶乙酸乙酯部位萃取物;
c. 红三叶水相部位萃取物的制备:将乙酸乙酯萃取后剩余水溶液,减压浓缩,制得红三叶水相部位萃取物;
所述植物源杀虫剂的主要成分为红三叶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萃取物、石油醚部位萃取物或水相部位萃取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源杀虫剂在防治玉米象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源杀虫剂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芒柄花素和染料木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源杀虫剂在防治玉米象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步骤a 中,红三叶提取物用其2-20 倍体积的蒸馏水溶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源杀虫剂在防治玉米象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步骤a 中,加入红三叶提取物2-10 倍体积的石油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源杀虫剂在防治玉米象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步骤b 中,石油醚萃取后的水溶液中加入水溶液2-10 倍体积的乙酸乙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1100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