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相共模扼流圈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09890.3 | 申请日: | 2015-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44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 发明(设计)人: | 苑志辉;董晓婷;沈捷;S.施勒德;K.R.韦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能源能量变换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17/04 | 分类号: | H01F17/04;H01F27/28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严志军;周心志 |
| 地址: | 英国沃*** | 国省代码: | 英国;GB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相 共模扼流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相共模扼流圈。具体而言,共模扼流圈包括卷绕在磁芯上的至少两组多相线圈,以用于平衡相之间的差异模电感。各组中的多相线圈串联连接且同心地卷绕在该磁芯的相应部分上。各组多相线圈与各其他组多相线圈不重叠。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主旨大体涉及共模扼流圈,并且更具体而言,涉及适合用于在高功率应用中使用的三相共模扼流圈结构。
背景技术
三相共模扼流圈可用作中压(MV)大功率额定值驱动器中的共模滤波器。这种共模扼流圈可为用于不具有变压器的MV驱动器的关键构件。
在传输功率水平继续增大时,对于共模扼流圈而言,铁氧体环通常不再是适合的芯。这些增大的传输功率水平可影响芯和线卷(winding)材料的使用,且可能必须使用更适用于高功率磁性装置的芯和线卷材料。
此外,当用在某些高传输功率水平下时,可需要特殊的线卷布置以用于多相扼流圈(诸如三相共模扼流圈)。另外,这种线卷布置的缺乏否则可能引起极端过热,或导致不同相之间的不合乎需要地强的不平衡差异模电感。
鉴于前述,需要多相共模扼流圈(诸如三相共模扼流圈),其适合与高功率传输应用一起使用且其基本上控制且平衡共模扼流圈的不同相之间的差异模电感,以降低或消除系统不对称。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实施例,共模扼流圈包括:
磁芯;和
至少两组多相线圈(coil),各组中的多相线圈串联连接且同心地卷绕在磁芯上。
根据另一实施例,共模扼流圈包括:
磁芯;和
至少两组多相线圈,各组中的多相线圈串联连接且同心地布置在闭合框架磁芯上,以用于平衡相之间的差异模电感。
根据又一实施例,共模扼流圈包括:
磁芯;和
至少两组串联连接的多相线圈,各组串联连接的多相线圈包括同心地卷绕在磁芯上的多个线圈,其中,当多相线圈包括至少三相线圈时,各组多相线圈包括内部线圈、外部线圈和配置在内部和外部线圈之间的至少一个线圈,且此外其中,内部线圈包括与外部线圈不同数量的线卷线匝。
技术方案1:一种共模扼流圈,其包括:
磁芯;和
至少两组多相线圈,各组中的多相线圈串联连接且同心地卷绕在所述磁芯上。
技术方案2: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共模扼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组多相线圈包括至少两组三相线圈。
技术方案3: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共模扼流圈,其特征在于,各组多相线圈同心地卷绕在所述磁芯的相应部分上,其中,各组多相线圈与各其他组多相线圈不重叠。
技术方案4: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共模扼流圈,其特征在于,各组多相线圈同心地布置在所述磁芯上,以用于平衡相之间的差异模电感。
技术方案5: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共模扼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组多相线圈包括第一组多相线圈,且还包括第二组多相线圈,所述第一组多相线圈包括相A外部线圈、相B中间线圈和相C内部线圈,所述第二组多相线圈包括相A内部线圈、相B中间线圈和相C外部线圈。
技术方案6: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共模扼流圈,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多相线圈包括三相线圈时,各组多相线圈包括内部线圈、外部线圈和配置在内部和外部线圈之间的中间线圈,且此外其中,内部线圈包括与和外部线圈相关的线卷线匝数量不同数量的线卷线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能源能量变换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通用电气能源能量变换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98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托盘缠绕网
- 下一篇:一种连续压机热油的恒压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