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厂化循环水鱼类养殖脱氮零排放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509381.0 | 申请日: | 2015-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60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 发明(设计)人: | 郑回勇;蔡淑芳;陈敏;雷锦桂;刘善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干部培训中心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0003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工厂 循环 水鱼 养殖 脱氮零 排放 系统 | ||
1.一种工厂化循环水鱼类养殖脱氮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高密度养殖鱼类的养殖池,所述养殖池上方搭建有植物种植结构,所述养殖池连接至初步过滤装置,所述初步过滤装置一路连接至调节水池,所述初步过滤装置的另一路连接至污泥池,所述调节水池的处理前端连接至电迁移装置,所述电迁移装置的碱性端连接至前端膜浓缩装置,所述前端膜浓缩装置的高浓度端连接至植物培养液贮池,所述前端膜浓缩装置的低浓度端返回至电迁移装置的酸性端,所述电迁移装置的酸性端连接至末端膜浓缩装置,所述末端膜浓缩装置的低浓度端连接至调节水池的处理后端,所述末端膜浓缩装置的高浓度端连接至污泥池,所述调节水池的处理后端连接至养殖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循环水鱼类养殖脱氮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迁移装置包含与所述调节水池的处理前端依次连接的压力泵、MBR超滤装置以及双极膜电渗析装置,所述MBR超滤装置的清水端连接至双极膜电渗析装置、所述MBR超滤装置的污水端连接至污泥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循环水鱼类养殖脱氮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水池的处理前端高于处理后端,且所述调节水池的处理前端和处理后端之间的中间隔墙上设有若干带有电磁阀的溢流口,所述调节水池的处理前端设置有氨氮测试仪,所述若干电磁阀与所述氨氮测试仪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循环水鱼类养殖脱氮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池设置在所述植物培养液贮池旁侧,且所述污泥池高于植物培养液贮池,所述污泥池经设置在其顶部的溢流口与植物培养液贮池相连接,所述污泥池的底部连接有污泥脱水机,所述污泥脱水机的出水端连接至植物培养液贮池、所述污泥脱水机的料渣端外接至有机肥工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循环水鱼类养殖脱氮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的底部设置有用以排出带着鱼粪和残饵的污水的自清洗防水锤气动排水阀和水位自动调节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循环水鱼类养殖脱氮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步过滤装置包含与养殖池底部连接的集水池、与集水池连接的石英砂过滤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循环水鱼类养殖脱氮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水池的处理后端与养殖池之间设置有供水泵、纯氧机以及管道混合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循环水鱼类养殖脱氮零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膜浓缩装置采用RO膜分离脱氮装置,所述末端膜浓缩装置采用RO膜分离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干部培训中心,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干部培训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938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化工污水处理工艺
- 下一篇:小型化厨房废水净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