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质棒束孢IFYJ141025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508847.5 申请日: 2015-08-19
公开(公告)号: CN105039180B 公开(公告)日: 2019-05-07
发明(设计)人: 肖关丽;和淑琪;张立敏;杜广祖;陈斌;郑亚强;桂富荣;昝庆安;李正跃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14 分类号: C12N1/14;A01P7/04;C12R1/645
代理公司: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地址: 650201 云南***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粉质棒束孢 ifyj141025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粉质棒束孢IFYJ141025及其应用,该粉质棒束孢IFYJ141025于2014年12月4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10138。本发明是初次从蔗根锯天牛[Dorysthenes granulosus(Thomson)]幼虫体上分离得到的菌株,培养比较简单,生长快速,产孢量大,孢子萌发率高,其孢子悬浮液对甘蔗锯天牛幼虫致病力强,环保无污染、不易产生抗药性,可以广泛地用于蔗根锯天牛的防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粉质棒束孢(Isaria farinose)IFYJ141025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蔗根锯天牛[Dorysthenes granulosus(Thomson)]隶属鞘翅目天牛科,为一种多食性钻蛀害虫,主要分布在广东、海南、云南、广西等甘蔗种植区,该虫以幼虫蛀食蔗篼,严重影响甘蔗生产,是危害甘蔗的重要害虫。由于该虫以幼虫在蔗根取食危害和存活,目前,对该虫的防治较难。化学杀虫剂虽然具有见效快、成本低的优点,但用药防治次数过多,不仅会引起甘蔗农药残留,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还可杀死锯天牛的天敌,并使目标害虫产生抗药性。这些负面影响使人们在防治中更加关注起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对人、畜、植物安全,害虫极少或不产生抗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因此,研究蔗根锯天牛的生物防治,避免或减少因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所带来的抗药性问题,已成为蔗根锯天牛科学治理和可持续控制的重要课题。

粉质棒束孢(Isaria farinose)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棒束孢属。据记载,粉质棒束孢在自然界能寄生于多种鳞翅目、双翅目、同翅目、鞘翅目和膜翅目的昆虫,其中明确记载的寄主为一种小刺蛾蛹和幼虫,而对蔗根锯天牛的侵染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质棒束孢IFYJ141025及其应用,旨在克服现有粉质棒束孢未发现能寄生蔗根锯天牛的不足,通过生物技术手段防治蔗根锯天牛,避免或减少因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所带来的抗药性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粉质棒束孢(Isaria farinose)IFYJ141025,于2014年12月4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10138,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粉质棒束孢IFYJ141025在蔗根锯天牛防治方面的应用。本发明于2014年10月,在云南省元江县甘蔗田间调查时发现粉质棒束孢在蔗根锯天牛中大量发生流行,引起大量蔗根锯天牛感染死亡。因此,该菌株是目前国内首次发现的寄生蔗根锯天牛、流行性很强的虫生真菌,在防治蔗根锯天牛中具有很大的开发应用前景。

本发明从罹病蔗根锯天牛幼虫上分离获得粉质棒束孢野生菌株,将野生菌株回接于蔗根锯天牛幼虫上复壮得到粉质棒束孢菌株,对该菌株采用按常规方法进行单孢分离、培养得到纯的、致病力强的粉质棒束孢菌。在查氏培养基上,25℃条件下培养至第12天时,菌落直径达35mm,呈稀疏绒毛状,平展,中部淡鸭黄色,边缘白色,背面中部橙黄色,边缘白色。分生孢子梗主要从基质菌丝上长出,100-300×1.0-2.5μm;不规则分枝,其上着生有由2-4个瓶梗组成的轮生体,瓶梗基部拟椭圆形膨大,向上变细成明显的颈部,5-15×1.2-2.5μm,分生孢子椭圆形至梭形,光滑,透明,2.0-3.0×1.0-1.8μm。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是初次从粉质棒束孢体上分离得到的菌株,培养比较简单,生长快速,产孢量大。其分生孢子对蔗根锯天牛幼虫致病力强,环保无污染、不易产生抗药性,可以广泛地用于蔗根锯天牛的防治。

附图说明:

图1是粉质棒束孢感染的蔗根锯天牛及病原真菌的形态特征图;其中,a图为粉质棒束孢IFYJ141025在SDAY培养基上的培养症状;b图为粉质棒束孢IFYJ141025的分生孢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88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