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分裂算法的湖泊三维水动力-水温-水质模拟预测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507180.7 申请日: 2015-08-18
公开(公告)号: CN105160162A 公开(公告)日: 2015-12-16
发明(设计)人: 康玲;靖争;姜尚文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G06F19/00 分类号: G06F19/00
代理公司: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代理人: 曹葆青
地址: 430074 湖北***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分裂 算法 湖泊 三维 动力 水温 水质 模拟 预测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分裂算法的湖泊三维水动力-水温-水质模拟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构建湖泊三维水动力-水温-水质模型,模型由湖泊水动力控制方程组、水温控制方程和水质控制方程组成,将湖泊计算域离散成若干网格单元,并对网格采用ArakawaC模式布置变量,采用分裂算法首先将湖泊三维水动力-水温-水质模型中的水动力控制方程组的各算子按照其物理波动过程的波频快慢特性进行分类,对低频慢过程算子采用显式处理,对高频快过程算子采用隐式处理,通过分裂算法分步离散并求解水动力控制方程组,得到湖泊水域内不同位置和时间的三维流场u、v、w及其水深H,其中u、v、w分别表示x、y、z方向的流速;

(2)通过步骤(1)求得湖泊三维流场u、v、w和水深H等水动力参数的基础上,采用分裂算法分别将水温控制方程和水质控制方程中的算子分为低频慢过程算子和高频快过程算子两类,对其中的低频慢过程算子采用显式处理,对高频快过程算子采用隐式处理,通过分裂算法分步离散并求解水温控制方程和水质控制方程,得到湖泊水域内不同位置和时间的水温T和水质指标浓度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包括以下子步骤:

(1.1)构建湖泊三维水动力-水温-水质模型,模型由反映湖泊水动力、水温和水质复杂变化过程的一组数学物理控制方程组构成,包括:

水动力控制方程组:

连续方程xHu+yHv+σω+tη=0---(1)]]>

水位方程tη+x(H01udσ)+y(H01vdσ)=0---(2)]]>

x动量方程tu+uxu+vyu+ωσu=fv-gxη+x(νhxu)+y(νhyu)+σ(νvH2σu)---(3)]]>

y动量方程tv+uxv+vyv+ωσv=-fu-gyη+x(νhxv)+y(νhyv)+σ(νvH2σv)---(4)]]>

水温控制方程:tT+uxT+vyT+ωσT=x(AHTxT)+y(AHTyT)+σ(AVTH2σT)---(5)]]>

水质控制方程:tC+uxC+vyC+ωσC=x(AHCxC)+y(AVCyC)+σ(vbH2σC)---(6)]]>

式中,是σ坐标变换;ω=wH-σHHt+uH(hx-σHx)+vH(hy-σHy)]]>是σ变换后的垂向流速;x,y为水平坐标,z为垂向坐标;h为自由水面到水底的水深值,η为静水位偏移位移,H=h+η为总水深;u,v分别为x,y方向的流速;t为时间;T为水温;C为污染物浓度;Ω为地球自转角速度,为所处纬度;Vh和Vv分别为水平涡黏系数和垂向涡粘系数;Vb为垂向扩散系数;g为重力加速度;AHT和AVT为水平温度扩散系数和垂向温度扩散系数;AHC和AVC为水平水质扩散系数和垂向水质扩散系数;

(1.2)将湖泊离散成若干网格单元,并对网格采用ArakawaC模式布置变量:对一个正方体网格单元,规定i、j和k分别为x、y和z方向的网格编号索引,变量ω设置在上下表面的中点上(i,j,k±1/2),在每一个横截面中,变量u设置在网格左右两边的中心(i±1/2,j,k),变量v设置在前后两边的中点上(i,j±1/2,k),水深H、水质浓度C、水温T设置在网格中心(i,j,k);

(1.3)采用分裂算法将水动力控制方程组中的水平动量方程各算子按照其物理波动过程的波频快慢特性进行分类,缓行内重力波为低频慢过程,表面重力长波为高频快过程,由此将水平动量方程(3)、(4)的算子分为低频慢过程算子和高频快过程算子两类,其中,低频慢过程算子包括对流项、科氏力项和水平涡粘项,高频快过程算子包括重力梯度项和垂向涡粘项;

(1.4)对低频慢过程算子对流项、科氏力项和水平涡粘项做显式处理,求得x方向中间流速u1和y方向中间流速v1,以x方向为例:

u1i+1/2,j,k=-Δt2Δxui+1/2,j,kn(ui+3/2,j,kn-ui-1/2,j,kn)-vi+1/2,j,kn*Δt2Δy(ui+1/2,j+1,kn-ui+1/2,j-1,kn)-ωi+1/2,j,kn*ΔtΔσk+0.5(Δσk+1+Δσk-1)(ui+1/2,j,k+1n-ui+1/2,j,k-1n)+vhΔtΔx2(ui+3/2,j,kn-ui-1/2,j,kn)+vhΔtΔy2(ui,j+1,kn-2ui,j,kn+ui,j-1,kn)+(1-2vhΔtΔx2)ui+1/2,j,kn-fvi+1/2,j,kn*---(7)]]>

式中:

vi+1/2,j,kn*=14(vi,j-1/2,kn+vi,j+1/2,kn+vi+1,j-1/2,kn+vi+1,j+1/2,kn)---(8)]]>

ωi+1/2,j,kn*=14(ωi,j,k+1/2n+ωi,j,k-1/2n+ωi+1,j,k+1/2n+ωi+1,j,k-1/2n)---(9)]]>

(1.5)由显式离散水位方程(2),求得下一个时间节点的静水位偏移位移ηn+1,根据已经求到的中间流速u1、v1和静水位偏移位移ηn+1,对高频快过程算子重力梯度项做隐式处理,求得x方向中间流速u2和y方向中间流速v2,以x方向为例:

u2i+1/2,j,k-u1i+1/2,j,kΔt=-gηi+1,jn+1-ηi,jn+1Δx---(10)]]>

(1.6)根据已经求到的中间流速u2和v2,对高频快过程算子垂向涡粘项做隐式处理,整理后分别得到关于下一个时间节点的x方向流速un+1和y方向流速vn+1的线性方程式,以x方向为例:

UT·uk+1n+1+UB·uk-1n+1+UC·ukn+1=UF---(11)]]>

式中UT、UB、UC、UF是包含已知变量u2的参数,在所有网格上由式(11)得到一个涉及三维流场时空关系的线性矩阵方程组,采用托马斯法求解矩阵方程组,得到un+1,并用同样的方法求出vn+1

(1.7)根据已经得到的x方向流速un+1、y方向流速vn+1和连续方程(1),求得垂向流速ωn+1,根据σ反坐标变换求得笛卡尔坐标系下垂向流速wn+1

(1.8)重复步骤(1.4)-(1.7),循环迭代计算,得到湖泊水域内不同位置和时间的三维流场u、v、w及其静水位偏移位移η,并根据静水位偏移位移η进一步求得水深H。

3.根据权利要求书2所述的模拟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包括以下子步骤:

(2.1)根据步骤(1.3)类似的原理,将水温控制方程(5)和水质控制方程(6)的算子分为低频慢过程算子和高频快过程算子两类,其中,低频慢过程算子包括对流项、水平扩散项,高频快过程算子包括垂向扩散项;

(2.2)对低频慢过程算子对流项和水平扩散项做显式处理,求得中间温度T1和中间浓度C1;

(2.3)根据求得的T1、C1,对高频快过程算子垂向扩散项做隐式处理,求得下一个时间节点的温度Tn+1、浓度Cn+1,整理得到一个线性方程式,以温度T为例:

MTi,j,kn+1+STi,j,k+1n+1+PTi,j,k-1n+1=R---(12)]]>

M、S、P、R是包含已知变量T1的参数,在各个网格写出式(12),分别得到一个涉及水温时空关系和水质时空关系的线性矩阵方程组,采用托马斯法求得Tn+1,并用同样的方法求得Cn+1

(2.4)重复步骤(2.2)-(2.3),循环迭代计算,得到湖泊水域内不同位置和时间的水温T和水质指标浓度C。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718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