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光板以及包括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506593.3 | 申请日: | 2015-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2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金东镕;尹种文;朴旼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新谱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程;何冲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光板 以及 包括 背光 模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光板以及包括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与本发明的实施例相关的导光板包括:向外部发射光的出光面;位于出光面的相反面的反射面;以及入光面,其形成在连接出光面与反射面的多个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上且用于接收光源照射的光,其中,所述导光板包括在离所述入光面相隔一定间距的区间上形成且厚度一定的平坦部,所述导光板还包括在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平坦部之间形成的入光部,该入光部的厚度在比平坦部的厚度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光板以及包括该导光板的背光模单元,更为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入光面上设有锯齿状图案的导光板以及含有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BLU:Back Light Unit)是向液晶显示装置的画面后方提供光线的光源装置的一种,其不仅会直接影像画面的亮度、颜色的再现度、视野角、明暗比、可读性等影像品质、还会形影电能消耗、产品寿命等参数,且背光模组是成本占整个液晶显示装置成本的20~50%左右的核心部件。
背光模组因光源的安装位置不同可大致分为直下式(direct-lit)和侧光式(edge-lit)。直下式直接使用设在画面正后方的光源向液晶面板方向发射的光,而侧光式使用设在画面的所需位置的光源向侧方向发射的光,并通过导光板向液晶面板侧引导该光,借此向显示面板提供光。比较直下式背光模组和侧光式背光模组可知,侧光式在产品的厚度、成本等方面具有优势,而直下式在产品的亮度、明暗比、画面均匀度、影像再现力等方面具有优势。
如上所述,侧光式背光模组的光源设在画面的所需位置并向侧方向射出光,因此与直下式进行比较时,侧光式背光模组具有亮度较低的缺点,因此有必要研究可提高亮度的方法。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通过调节入光面附近的厚度的方是提高亮度的导光板以及含有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技术方案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导光板,其包括:向外部发射光的出光面;位于出光面的背面的反射面;以及入光面,其形成在连接出光面与反射面的多个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上,且用于接收光源照射的光。
所述导光板包括在离所述入光面相隔一定间距的区间上形成且厚度一定的平坦部。所述导光板还包括在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平坦部之间形成的入光部,该入光部的厚度在比平坦部的厚度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变化。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用于照射光的光源以及具有板状主体的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与所述光源相对且用于接收所述光源的光的入光面、垂直于所述入光面且向外部射出光的出光面以及、位于所述出光面的相反面的背面。
所述主体包括形成在离所述入光面一定间距的区间上且其厚度一定的平坦部以及、形成在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平坦部之间且厚度在比平坦部的厚度大的范围内变化的入光部。
有益效果
本发明使靠近入光面的导光板的厚度发生变化,借此增加从入光部入射导光板内的光量,并控制光路,借此提高导光板的整体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与本发明的实施例相关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与本发明的实施例相关的显示装置的截面图;
图3是与本发明的实施例相关的导光板的示意图;
图4是与本发明的实施例相关的导光板的入光部的概略图;
图5是与本发明的实施例相关的导光板的入光面的概略图;
图6是与图5所示的入光面的厚度相关的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新谱,未经株式会社新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5065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